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区首次成功培育出红托竹荪

2018-06-12 10:37:54  来源:黔江广电传媒网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因其营养丰富,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黔江区,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首次通过人工培育出了红托竹荪,让每亩土地的纯利润提高到了5万元左右。

6月9日上午,记者在石会镇看到,成排的大棚下,一丛丛红托竹荪争相爬出沃土,探出圆圆的小脑袋,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充满生机活力。我区地处武陵山区,生态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菌类生长,2015年,聂亮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就从贵州引种,开始人工培育种植红托竹荪,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试种,今年首次成功培育出红托竹荪。目前,第一批种植的2亩红托竹荪已经全面投产。

黔江区聂亮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谋会告诉记者,目前从种植情况来看,每亩产值可达到5万元,明年准备扩大规模,种植30亩左右。

据了解,红托竹荪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孕育的高品质菌种,按照每亩培育菌棒5000根计算,能够产菌5000斤左右,产值可达10万元以上,除去生产成本,每亩土地的纯利润可达5万元以上。因市场上销售的红托竹荪不多,该菌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区将通过基层专业合作社搭台,发动农户种植红托竹荪拓宽增收渠道。

据区供销社副主任徐晓静介绍:这是首次在黔江区范围内培育成功的红托竹荪。下一步,区供销社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由合作社引领,提高合作社的亩产效益,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