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的坏习惯看似小不起眼、习以为常,实则影响着城市大形象和个人小形象。
近来,黔江区制定了《十乱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方案》,建立了“十乱”行为常态整治机制,常态开展“乱吐、乱扔、乱贴、乱摆、乱穿、乱停、乱堆、乱养、乱晾、乱损”等“十乱”行为整治。
记者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了解到,如今接到的12319投诉电话比以往翻了一番,而且大都属于“十乱”范畴。这应该是“两城同创”带来的效应,说明黔城市民更愿意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今年以来,已全面查处“十乱”不文明行为1500余起。
据了解,该中心接到12319案件之后第一时间按投诉内容,将案件通过党政信息平台进行派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并按照时间要求对责任单位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提高案件结案率。问题处置完毕之后,还打电话与投诉人联系,反馈问题办理处置情况,提高了市民的满意程度。
“希望这样的举报机制能保持常态,更希望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少。”市民王辉先生说,如今“创文”的宣传已深入人心,市民从心底支持“十乱”行为的整治。
“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法律、法规、制度约束不了的行为,就要靠自己来管,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创文’氛围,才能持续进‘创文’工作。”市政执法人员介绍,下一步还将在巡逻中播放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自觉爱护我们的家园。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还有部分路段的流动摊位占用人行道,街边乱停乱放也不少,河堤上摊贩还在和城管“躲猫猫”。相关人士呼吁,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杜绝“十乱”不文明行为,积极主动参与到“十乱”不文明行为整治活动中来,争做文明有礼的黔江人,为黔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徐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