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微微一笑也倾城 ——黔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扫描(二)

2017-05-02 11:32:24  作者:SystemMaster


孩子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当你漫步在黔城的街头,一声声关于文明的话语,总会不时地在你耳畔响起,一幕幕关于文明的画面,总会在你身边呈现。

4月27日上午10时许,一老人陪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漫步在位于河滨南路西段的河堤之上,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刚喝完的牛奶盒。

“乖,垃圾不能乱扔,一定要扔进前面那个垃圾桶。”当老人的话语响起,孩子欢快地朝着垃圾桶的方向奔跑,也许就在孩子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那一瞬间,那颗关于文明的种子就在孩子的心中扎下了根。

在城东街道的北门路口附近, “烟头大伯”冯学明老人对于黔江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颇有感触。

曾经,不少市民都能经常见到过一个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左手提着垃圾撮、右手拿着火钳的老者,他弯着腰仔细搜索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仿佛地上有着无数的“珍宝”在等待着他的发掘。他就是冯学明老人。每当有人好奇问他到底在干嘛时,他总会诙谐地告诉对方:“捡烟头卖钱呢,一毛钱一个,你捡多了也可以卖给我。”

因为常年义务清理被人们乱扔在公共区域的烟头、果皮纸屑等垃圾,73岁的冯学明被孩子们称为“烟头大伯”。现在,“烟头大伯”对记者说,现在随地乱扔垃圾的市民越来越少,他也快“失业”了。

“这个失业是好事,这说明黔江市民的个人素质在一步步提高。”冯学明说着,脸上扬起了淡淡的微笑。

中午12时,随着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的响起,就读于黔江区民族小学校三年级(10)班的孩子们放学了。该班的不少孩子手中,都有一个黑色垃圾袋。

当孩子们走出校门,目光的焦点总放在路面上,当发现路面上有被人随意丢弃在路面上的垃圾,孩子们总会欢快地跑去,蹲下认真地拾起,然后跑到离自己最近的垃圾桶,将垃圾分类丢弃。

在现场,一对正在路面上清理白色垃圾的双胞胎姐妹特别引人注意,她们是三年级(10)班的田迷跟田甜。两个小女孩一人拉着黑色垃圾袋的一侧,正在路面上认为地搜寻地面上那些“宝贝”,当发现目标后,两人分工合作,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投向附近的垃圾箱。

在距离她们不远处,谢鹏萱小朋友也发现了他的“战利品”,他迅速跑上前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三年级(10)班主任老师喻秀琼看来,从小培养孩子们这些好习惯有助于他们个人素质的提高,这些环保小卫士,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中,有意无意间感染着身边的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籽。”喻秀琼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