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看你血管老没老 先做这12道题

2012-10-25 11:50:42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管理员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测试结果: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

四大因素逼老血管引发血管堵塞

健康的血管就像一条条畅通的水管,源源不断地把新鲜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但不良生活方式,将水管腐蚀得锈迹斑斑。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院长朱国英说,一是长期高糖、高油、高脂、高盐“四高”饮食,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越来越窄,血流不畅;二是经常熬夜,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三是烟草,它是心血管健康公认的大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形成血栓;最后是缺乏运动,运动有助于增加血管弹性,保持血管通畅,久坐懒动,血管内的垃圾就会逐渐累积,最后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朱国英说,年轻人血管应该富有弹性、光滑、通畅,而老年血管则相反,失去弹性后变得既脆又硬,血管内壁附着着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变得粗糙、拥堵。血管老了最可怕的就是“堵”,当斑块体积不断长大,随血流四处流动,对不同部位的血管发动突袭,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堵塞脑血管可导致中风和痴呆,堵塞四肢血管可引起四肢疼痛,尤其是下肢的跛行等。

管住嘴迈开腿才能防止血管早衰

朱国英强调,包括血管早衰在内的心脑血管病,都是生活习惯病。简单来说,防止血管早衰,一句话即概括:管住嘴、迈开腿。

饮食上,可以多吃点血管“清道夫”,如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它们能帮助疏通血管,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食醋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四高"食物要少吃,多吃蔬果,保证均衡饮食。

运动不可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8-64岁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同时每周至少有两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强壮肌肉活动。

如果斑块过大,应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治疗。

判断血管年龄查眼底便宜做CT直观

据了解,除了动脉硬化测定这种方法外,还有眼底镜、CT、超声和磁共振等方法可以判断人的血管年龄。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博士李双介绍,眼底血管是人体内部唯一肉眼可见的血管。通过十元一次且没有创伤的眼底血管检查,医生可看到视网膜血管的硬化、堵塞和迂曲等情况,准确率达80%以上。

该院影像科主任医师金朝林还介绍了另外三种判断血管状况的办法。超声:先进的血管内超声,可以判断血管的硬化程度以及硬化斑块的性质,但属于有创伤检查,主要是用于检查大血管;CT:特长就是看细节好,尤其是心脏CT,在造影剂的帮助下,甚至可以看到心脏的细微血管,了解血管硬化和狭窄程度,但局限是很难判断斑块的成分和性质;磁共振:也可以判断血管状况。

眼下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武汉市普仁医院、武汉市汉阳医院等各大医院体检中心,都有动脉硬化测定这种检查方法,检查一次百元左右。

55岁以上每年查查胆固醇

武汉亚心心肺功能检测中心主任刘鸣说,人体血管内的斑块形成与血压、生活方式、情绪、年龄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5.18mmol/L是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升高的边缘值。对已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这类人群未来十年发生心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的危险最大,胆固醇水平应低于正常参考值。具体而言,冠心病或者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要控制在4mmol/L以内;如果是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或发生了心肌梗死的患者,总胆固醇要控制在3mmol/L以内。

他建议,5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应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胆固醇,将总胆固醇水平控制在5.18mmol/L以下;冠心病、中风、高血压患者则应每36月检测一次。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