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城市和农村在功能上、产业分工上和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通过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成为区域中心,构成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载体;农村作为城市的补充,为城市居民提供食物,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商业提供市场,为生态环境提供绿色空间。分工基础上的功能差异延伸为各自空间承载产业的差异。产业之间的利益差异又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
从理论上讲,城乡在功能、产业和收入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形成要素、产品和人口流动的动力,促进城乡之间体制的统一、经济的衔接、社会的融合和空间的协同,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伴随工业化发展进程,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从小到无的过程。然而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呈现持续放大之势,出现了城乡间过度差异化的问题。
城乡产业分工的过度差异化阻碍了城乡产业的协作和经济的衔接。农业生产供给弹性大、生产周期长、自然再生产属性强,这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往往缺乏连续性,很难与集中、连续、大规模的城市工业需求有效衔接。同时,我国产业化农业以及农产品流通体系发育滞后,使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进一步降低了农产品作为要素的利用效率和作为产品的经济价值,阻碍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衔接。
城乡经济密度的过度差异化阻碍了城乡市场的互动和空间的协同。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配套设施不健全,相比之下,城市在经济要素聚集和组织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城市的市场组织体系和商品流通网络与农村严重落后的基础设施难以对接。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方面严重的落差,降低了农村作为原材料产地和生态宜居区的吸引力,阻断了城乡空间的协同开发。
城乡居民收入的过度差异化阻碍了城乡体制的统一和社会的融合。我国农民的低收入决定了农村市场的低购买力水平,这阻碍了城市工业品的规模化下乡。在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村市场服务质量和消费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向农村强制导入城市化生活方式障碍重重。
因此,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必须通过必要的资源补充,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市场,引入流量调节,缓解城乡之间在产业分工、经济密度和居民收入领域不断加深的矛盾。
首先,要建立双向互动的城乡流通体系。该体系包括城乡流通信息平台、城乡物流配送平台两大平台;农村日用品和农资连锁销售网络、农产品购销供应网络、农用工业品代理配送网络、农民生活服务网络、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五大流通网络。
其次,要积极培育有效的农村流通主体,推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一是鼓励基层社通过资产重组和人员调整,与农民共同创办专业合作社,打造服务“三农”的龙头企业;二是将各级联合社改组为各类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对接城市市场和工业企业的代言人;三是改造合作社网络,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四是在市场准入、金融信贷、人才培训、技术改造等方面支持跨区域、跨行业供销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三,要大力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一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全面推进农村流通体系与城市的接轨;二要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实现进城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三要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基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四要加强农村日用品物流配送网络和耐用消费品维修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民购物环境。
第四,要依托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跨越式的优化农村流通体系。积极利用城市输入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优质要素,支撑农村新型流通方式的建立和完善;将专项补贴、转移支付集中投入到流通基础设施领域,全面改善农村流通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降低农民消费成本和消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