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万顷良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2012-05-04 09:03:43  作者:SystemMaster

今年43岁的刘春红是长江镇(如皋港区)长青村5组的农民。不过,从现在起,她再也不用种地了。“我家马上搬到安置小区了。”她说,“原来住的三层楼房是1996年盖的,拆迁补偿了51万元,打算在东屏花苑和长青沙小区各买一套房。现在不用种田了,还能出去打工挣钱,‘五险一金’全的。”
刘春红是长江镇(如皋港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如皋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长江镇党委书记吴志华说,这项工程不仅让农民受益,让港区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坚冰”正因这项工程的实施而加速消融。
民生倒逼,农村土地势在必“动”
今年,长江镇(如皋港区)长青村28组69岁的老农杨佑,听说本村的万顷良田项目启动了,还没等拿到拆迁通知,就第一个找到村书记,询问相关情况,主动要求拆迁。“家里有6亩农田,全靠我们老夫妻,实在种不动了。”
在长江镇(如皋港区),一般每户有3到5亩承包地,1亩左右的宅基地,这种“原子化”的耕作和居住方式,资源占用多,配套成本高,使农业发展始终显得低效。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农民不断增多,土地分散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要求规模化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
当大部分农民不再主要依靠种地增收,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便有了发展的先决条件。吴志华说:“据专家测算,假如农民每户种30到50亩地,耕地大体属于常效资源,而一户如果种300到500亩地,耕地就会成为高效资源。同时,如皋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推动农居由散到聚,至少可以节省70%的建设用地。”
腾出发展新空间
“一方面,经济要保增长,另一方面,耕地红线决不能突破。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途径是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发展空间,从而达到集聚市场需求资源、公共服务和劳动力资源的目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长江镇(如皋港区)国土分局局长周健介绍说。
长江镇(如皋港区)的实践表明,万顷良田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它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提升一产,支撑二产,繁荣三产。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得益于该工程置换出了宝贵的用地指标。
据调研,长江镇(如皋港区)万顷良田工程区总面积22272.15亩,其中耕地面积14314.65亩,占工程区总面积的64.2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227.45亩,占工程区面积的19.38%。项目实施后,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方案,可新增挂钩面积4227.45亩,安置房建设使用约为28%,即1198.35亩,用作其他达3029.1亩,包含工业用地及商业用地。
多重保障,让农民一步到位进城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动农民的地,首先要考虑如何确保让转移的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变换身份得实惠。”吴志华说。
农民自己会算账,补偿到位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他们会主动接受安置方案。在长江镇(如皋港区),失地农民全部进社保,纳入就业优惠范畴,政府补贴安置,新房每平方米造价约1200元,卖给拆迁户只有900元左右,财政补贴约300元。
原居住在长江镇(如皋港区)永建村3组的李昌岭,110平方米的老房子,拿了15万多元的补偿,买了春江花苑的安置房。“自从住进小区以后,生活过得很有规律,老两口的身体比以前好了不少。现在只愁寿短,其他不愁!”
知青村万顷良田工程实施后,大批小岛居民搬进了新城。当地一位农户告诉记者,拆迁补偿了他家38万元,买了2套房子和1个车库,花了24.5万元。现在他租掉了车库和1套房子,每月房租就有1350元。
“农民以往的旧房子只能自家使用,现在政府让他的新房有了可观的市场价值,可以上市交易,搬迁农民都多了一笔值钱的不动产。”吴志华介绍说,安置小区学校医院齐全,地段在新城里人气最旺,水、电、气、网络齐全。政府和天然气公司已谈好,对万顷良田拆迁户开通只收1000元左右,不到市场价的三分之一。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