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回眸“十一五”:重庆千万户改破题统筹城乡改革

2012-04-24 17:57:52  作者:SystemMaster

面对50多家媒体,重庆市长黄奇帆说:“有许多人觉得好象我们这么做不对,因为不科学的发展观笼罩着大家脑子太久了,按科学发展观做事反而觉得稀奇古怪了……对改革者要宽容一点嘛。”本月初,在遭遇舆论反弹后,黄奇帆召开新闻发布会,为今年8月启动的重庆“农转城”的户籍改革“正名”。

让这位重庆市长身处舆论焦点的户籍改革是中国地方政府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户籍改革计划,在10年时间里涉及当地1000万农村居民,这相当于重庆全市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这项改革也被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3年来以来,最核心甚至是有些“激进”的改革,甚至有评论者认为,户籍改革是为了从农民手中获取土地,以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

2007年6月,重庆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唯一一个省级统筹城乡综改区。国务院在相关文件中提出,加快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

万均夫妇原籍重庆奉节县吐祥镇范家村,今年8月,他们二人及一对子女的户口迁入重庆主城,这意味着他们刚满7岁的子女在9月入学时将不用向学校缴纳15000余元人民币的“赞助费”。与此对比的是,重庆200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约为17400元。

黄奇帆将户籍改革比喻为给农民穿上“5件衣服”,“进城”农民将从制度上获得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企业要按照工资基数20%的比例给“进城”农民缴纳养老保险,对于没有城市户籍的农民工而言,对应的比率是12%。

截至11月初,重庆户籍改革已使当地52万农村居民转为城市户籍。在重庆官方看来,户籍改革的意义并不止于让农村家长节省一笔不菲的“赞助费”、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农民长期依附农村土地将阻碍释放其消费潜力,也阻碍了整合小块耕地、发展高效率的大规模农场。

黄奇帆算过这样一笔账:按进城农民一年多消费1万元人民币算,重庆3年内300多万农民工“进城”就可增加300多亿元消费,户籍改革将带来内需、经济长期的持续拉动。

借助正在进行的“千万户改”,重庆官方希望能尽早迎来“刘易斯拐点”――让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摆脱“候鸟”的状态,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少数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将增加农村耕地人均占有量,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力和收入。同时,“进城”农民将成为扩大内需,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源头。 (中新社记者 杜远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