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随便到成都任何一个区县的农村去了解,到了退休年龄的参保农民,每月都在领养老金;生病了,不会自己找点药吃,都会到镇上、县上甚至市里的医院看病。”
只有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了,农民进城才无后顾之忧,才能大大方方地迈进“城门”。早在几年前,成都就在开始探索、并逐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成都城乡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逐渐成为了现实。
成都社保达到全覆盖
|
“从1986年开始,城镇职工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农民工却一直游离在社保体系之外。”成都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在为农民、农民工构建社保体系上,成都在全国都走得很早:2003年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的出台,2005年新农合的启动,2007年农民养老保险,随后几年城乡居民医保、生育保险、养老保险相继出台。
这位负责人说,成都已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社会、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明年成都还将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和就业援助扶持制度,并将综合社保并入城镇职工社保中,2012年,还将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保制度,建立统一的失业保险标准……
农民生活方式改变
“现在,你随便到成都任何一个区县的农村去了解,到了退休年龄的参保农民,每月都在领养老金;生病了,不会自己找点药吃,都会到镇上、县上甚至市里的医院看病。”该负责人说,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他们至少在养老、生病住院等方面,和城镇居民是一样的。
原先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居民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民两大块。在传统认识上,城镇居民,生病、养老主要依靠社保,而农村则是养儿防老,生病住院怕花钱不愿去医院。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的逐步并轨,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他们不再为生病、养老存钱,也舍得花钱消费了。
“户籍放开只是一个形式,如何使农民愿意到城里落户,这就是需要社会保障制度了。”人社局的负责人说,如果没有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的政策,户籍改革中的农民就没有了保障。
(华西都市报记者 姚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