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农业现代化正逢其时

2012-04-24 16:55:40  作者:SystemMaster

有人说,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社会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是不是农业生来与现代化无缘?

答案非常明确: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是残缺不全的现代化,是潜藏着巨大风险、不可持续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虽然农业产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但农业的重要性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更加突出。我们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必须立足国内。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离乡进城,从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为消费者;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需要更多的粮食转化为肉、蛋、奶。在需求增加而水土资源减少的条件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无法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应。

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消费层次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决定农民购买力的主要因素则是其收入的多少。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腰包”鼓不起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会失去重要的拉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我国若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将丧失发展机遇,经济社会转型难以完成,现代化目标将无法如期实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据马晓河分析,2009年,我国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近90%,非农劳动就业份额近62%,城镇化水平超46%。这些结构性指标表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仅不再依赖农业积累。我国经济实力快速增强,2009年财政收入达到6.8万亿元,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储蓄存款充足,完全有能力反哺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说,我国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短时间内土地规模无法扩大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

事实上,农业的规模经营,不仅是指土地成规模,也可以是服务成规模。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把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组织起来,也能形成规模,带来规模效益。

另一方面,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明确,近年来我国反哺“三农”的力度持续加大,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被进一步夯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将越走越宽。 (张粼粼)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