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5日)是第25个国际志愿者日,成都成华区宣布,将创新志愿服务机制,组建一个由高校、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合作的服务联盟,实行“义工积分制”:社区居民做义工折算累计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志愿服务,由他人来为自己服务,真正实现助人自助。这标志着成都已正式迈向全民“义工”时代。
借鉴高校做法:2个学分的社区服务落地
据成华区团委康萍涛书记介绍,成都理工大学近5年来派出了近2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入社区、福利机构,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万小时,真正形成了“大学生受锻炼、地方得发展、居民得实惠”的格局。
据了解,今年成都理工大学与成华区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签订了民工帮扶协议,并成立了关爱农民工子女联合团支部,大学生志愿者将定期进入中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
成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借鉴高校‘义工积分制’的做法,结合四川省今年开始实施的新教改方案,探索建立一套中小学版的‘义工积分制’,使2个学分的社区服务能够予以落地。”
创新培养人才:从“义工”到“社工”的转变
“志愿者不是单纯的付出,在做志愿者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在书本上无法得到的东西”,现在成华区双桥路北社区工作的侯娟,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她由于成绩突出,被成华区录取为“一村两大”。
“社工人才作为6支主要的人才队伍之一,现已纳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成都提出了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要达到1.3万人,而现在成华区离全市总体目标差距非常大。”据成华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刘莉介绍,成华区近年来不断拓展选人用人渠道,并将其“端口”前移,在义工实践中锻炼人才、发现人才。今年,成华区从中直接录用了8名大学生,现在这些学生已经活跃在社区中,成为专职社工,实现了人才“产销”无缝衔接,构建了“义工”向“社工”转变的机制。
目前,成华区文明办、区团委、区民政局、区人保局聘请了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为社区志愿工作站的副站长,学生将利用业余时间在社区开展经常性的互助类服务。成华区已构筑起了专业化社工、职业化社工、社会化社工3个层面的社工人才建设体系,并正在逐步建立3个层次间畅通的成长通道。
“义工积分制”:国际志愿者加入爱心联盟
针对超过20%的老年人口比率,成华区近年来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在全区计划实行“养老志愿服务积分制”,即引导社会企业、社区居民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由区相关部门统一积分标准,社会企业参与爱心志愿服务的物资按照价值折算为一定分值,在一定期限之内,达到一定的分值,由区委、区政府进行表彰,该物资充实到爱心超市里面;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折合为一定积分,达到一定额度后,由居民自行选择领取“爱心”实物或提取“爱心服务”,既可以在区爱心慈善站领取一定的小礼品,也可以将其存储在全区“志愿服务银行”里面,待以后需要时在其中“提取”相应的志愿服务,由他人来为自己服务,真正达到助人自助,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我们积极引导各类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义工‘积分制’,是一种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服务的长效机制。”成华区爱心志愿服务联盟昨日也宣告成立,“我们将通过爱心志愿服务联盟力所能及地开展志愿服务”,联盟单位之一、成都理工大学外教志愿服务队的MatthewRyan表示。
据成华区民政局局长夏兴志介绍,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记者 杨东 程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