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丹棱经验”引发西部城乡统筹的思考

2012-04-24 14:30:00  作者:SystemMaster

编者的话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县域是一个重要着力点。因为西部地区县域占了全国县域土地面积的70%多、人口总数的30%多,并且西部地区县域普遍面临着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低以及城市支持农村能力低的“双低状态”。西部县域如何在“双低状态”下统筹城乡发展,四川省丹棱县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丹棱的特点与现象

四川丹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是一个经济小县、财政弱县和资源贫县,也是眉山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县。在这样一个西部小县,会发现一系列很有特点的现象。

现象之一:“血吸虫病重灾区”转为“生态文明家园”。30年前,丹棱县是四川省血吸虫病的重疫区。但是到了2007年,丹棱县的血吸虫病没有了,而且还被列为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目前,全县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5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6个。

现象之二:“财力不足”但“农民相对宽裕”。丹棱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财政增收困难,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仅1.24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民生活的相对宽裕,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四川省平均水平多出720元,并连续多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

现象之三:“城镇化率低”与“城乡差异小”同时存在。2009年丹棱县的城镇化率仅为25%,低于眉山全市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但是,深入丹棱农村,所见所感一派“农村里的城市生活”。全县修建楼房的农户达70%,饮用水卫生率为100%,沼气入户率为94.5%,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3.2%,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为95%。可以说,如今的丹棱农民,行的是水泥路,住的是两层小楼,喝的是自来水,烧的是沼气。家里“三双鞋”,家里穿拖鞋,出门穿皮鞋,下地穿胶鞋。有线电视、网络宽带进家入户,村村建起了图书室、医务室、文体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

现象之四:“地处山区”但“贴近市场”。 丹棱县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在的丹棱依然地处偏远,但生产贴近了市场。以水果产业为例,全县长年活跃的水果销售公司和经纪人在100家以上,全县90%的水果就地销售。还有30%的农户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接受订单。

现象之五:“农闲打牌”转向“乡风文明”。过去的丹棱农村,农闲时间打牌基本上是农民唯一的娱乐方式。今日的丹棱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唢呐演奏、广场舞等文化娱乐方式随处可见。目前,全县长年活跃在农村的各种文艺演出队伍多达65支,每年为群众演出2000多场次,观众达到5万多人次。

现象之六:“小城市”带动“大农村”。丹棱县县城和城镇面积仅占幅员面积的2.7%,而全县总人口16.3万人中,农业人口占到81.6%。

丹棱的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丹棱县根据自身条件,重点围绕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正在走出一条以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以整合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主导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一)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生态化

丹棱县经历了从水田改旱田,再到品种改良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同时,丹棱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一是发展以“一县四品”为载体的生态农业。制定并实施了水果、蚕桑、茶叶、竹木等生态特色产业规划,现已建成四大生态特色产业带,面积达到29.5万亩,实现果农人均1.9亩果、茶农人均2.8亩茶、桑农人均1亩桑、林农人均3亩林,“一县四品”产业经营收入已占农民总收入的67%。

二是打造以沼气为节点的循环经济链条。他们推广沼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突出建设以“猪—沼—果”为代表的“畜禽—沼气—种植”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推广农业生态种植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全县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万亩。

三是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全县建成总长40公里的农村生态观光环线,沿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家乐”近百家,2009年乡村游接待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75万元。

(二)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丹棱县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在新农村村庄规划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强调统一模式、统一做法;立足丘陵地区实际,不强求建设大规模集中居住的农民新村,不强求建设标准统一的居民住房,把规避自然灾害和保护自然环境放在首位,引导农民适度就地就近将住房迁建到有水、有路、有产业的地方,做到了村庄布局显山露水、房屋建设依山傍水、资源利用保山涵水,形成了当地村民欢迎的丘区农村新居建设新模式。

一是实施农村“四通”工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自来水入户达90%;基本实现城乡照明用电同网同价;村村通水泥道路;建成信息化示范村31个,网上买卖农资和农副产品的新气象蔚然成风。

二是全面推进农村“三池六改”。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农户主体、项目支持、奖补激励”的原则,全县农村全面推进建沼气池、污水处理池和垃圾池,改厨、改水、改厕、改圈、改庭院、改入户道路;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三池”,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四统一”。截至2009年,全县已完成“三池六改”建设的农户达1.7万户,全县57%的村建成生态文明村庄。

三是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他们充分发挥“三池六改”项目综合效益,指导农户将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进入湿地池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县沼气入户率达94.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3.2%,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5%。

(三)整合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近年来,丹棱县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化的同时,还通过整合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大力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他们整合乡镇公共资源,打造集中透明、规范高效的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广便民服务队模式,主动延伸政务服务。全县每个乡镇都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共成立便民服务队132个。

二是整合政策资源配置。他们把农业、水利、国土、畜牧、林业、卫生、交通等县级各部门的涉农职能和13项涉农优惠政策充分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大农业”工作体系1.3万农户直接受益,占全县农户的36%。

三是优化社会保障资源配置。该县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积达100%,农民参合率达97.5%;建成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中心敬老院,全县五保对象有意愿入住的集中供养率达100%;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实施办法,实施门诊救助和大病救助;共建立6个社区“爱心慈善超市”;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2009年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1127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多人。

四是整合资金资源配置。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农户等资金资源,他们集中捆绑农业、交通、卫生、水利、畜牧、林业、国土等县级部门涉农项目,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截至2009年,全县通过财政投入、项目投入、财政贴息贷款共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1.4亿元,带动农户投入8.8亿元,有效破解资金难题。

五是优化精神文明资源配置。全县农村共建成18个村民文化公园,农家书屋建成率和文化活动室建成率均达100%。每个村都制定了“村民文明公约”,每年定期开展农村“五好家庭”评选和村民运动会。整洁、和谐、文明的观念和行为逐步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并有效改变了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丹棱实践带来的思考

丹棱县是眉山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典型,同时也是我国广大西部地区众多县域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丹棱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说明,处于“双低状态”的西部县域,不仅要重视工业化和城镇化,更要重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农村自身发展的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关键环节,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加大各类资源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丹陵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无论是发展的理念还是发展的行动,都实现了向惠农的转变。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好处,充分挖掘农民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潜力。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确保各种要素在城市和农村公平流动。这方面,丹棱县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经验值得很好地总结和借鉴。

第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产业不够发达的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应根据当地实际和以农民意愿为出发点,既要发展城市,也要改造农村;既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也要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家园,缩小城乡差距。

第五,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定位。要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作好产业布局、城乡发展、公共设施建设等规划,形成统一、完整的统筹城乡规划体系,并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先行和引领作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既要着眼当期,又要考虑长远。(调研组成员:李静罗布江村 杨东奇 许 爽 张学武 许卿卿 李云山 张育军 李振江 执笔人:李 静 李振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