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住房保障无缝覆盖全域推进 成都经验叫响全国

2012-04-24 13:59:43  作者:SystemMaster

成都的住房保障起步较早,其“幸福安居”模式在成都的成功实践,让住房保障的成都经验“叫响”全国。

构建城乡公共住房服务体系,成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成都市先行先试,建立了“无缝覆盖”的保障体系、全域推进着住房保障向纵深发展,同时,成都创造性地践行 “廉租补贴专户监管”、“经适房租售并举”、“价低质不低”等新制度、新理念,一张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等共同织就的住房保障网在全域成都铺展开来,为城乡居民提供了长久稳定的安居保障。

无缝覆盖

梯度保障模式

让不同困难群体“住有所居”

要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住房保障,关键在于保障的“无缝覆盖”。而成都的经验就在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办法,逐层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用梯度保障的方式,在全国率先实现“无缝覆盖”。

家庭年收入10万元,在很多地方已被视作商品房购买群体,而这却是成都住房保障的收入“准入线”,凡是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符合条件家庭,都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将其覆盖,说明成都的住房保障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保障水平。

“无缝覆盖”的保障,成都精准细分:

中心城区年收入2.2万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家庭由廉租房保障;

中心城区年收入5万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家庭由经济适用房保障;

中心城区家庭年收入低于7万元(单身居民年收入低于3.5万元),不属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且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由限价商品房保障。

中心城区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无房家庭和5万元以下的单身无房职工,由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而在此基础上,成都同时将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市户籍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并纳入,实现了保障体系“合龙”。

2.2万元5万元7万元10万元,成都住房保障的梯度覆盖,逐层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让每一种收入水平的住房困难家庭,都能通过不同的保障方式,最终实现“住有所居”。

在严密的保障体系支撑下,成都响亮喊出了“按需建设,应保尽保”的住房保障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正在变为现实廉租房将于年底实现从政策覆盖“应保尽保”向实际保障“应保尽保”的根本性转变,公共租赁房按照“应保尽保”要求加大建设力度,经济适用房已基本达到按需供应要求。

不仅如此,在“无缝覆盖”的保障之下,成都的经验还将住房保障与市场接轨,通过市场手段,强化产品供应,着手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并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公共住房供应、分配和管理模式。

从“零租金”廉租房、租赁型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到今后的“农民工宿舍”、“高级员工公寓”、“大学毕业生公寓”……成都在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中,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深化政府职能,强化产品类型,推出了不同“品种”的公共住房,将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外延不断延伸。

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方面,成都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和措施的改进、丰富与完善,创新性地提出“按照标准、提前登记、按需建设、保证供应”的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理念,明确表示,只要符合条件的申购户不挑不拣,保证供应。

成都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强化了政府在住房领域应当履行的社会公共职能,住房保障制度更加全面系统,实现了住房保障的“无缝覆盖”。同时,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实现了社会保障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政府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合理利用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供应范围……成都在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构筑中,一个个大刀阔斧之举,绘就了一幅让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都“住有所居”的和谐蓝图。

数字的叠加,诠释着成都对于住房保障的不断努力。

过去10年,成都从各个角度入手,通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单位集资建房、房改房等,直接解决了80.9万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累了丰富的住房保障经验。

全域推进

享受均等公共服务

住房保障外延不断延伸

11月16日,成都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这份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文件,提出成都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在政策上给农民“筑巢”,为农民向城镇“迁徙”打下牢固的现实基础。“长期以来,影响群众居住水平的根本因素主要有两种: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成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在基本居住权益的保障上尽可能消除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实现城乡居民人人居有定所。”在这份《意见》中指出,按区(市)县分别建立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统一纳入城乡住房保障体系,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以及租房、建房补贴等方式解决其住房困难,在2011年底前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2012年底前住房保障体系覆盖农村。

而早在此前,我市的城乡一体化的住房保障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成都率先实现本市农民租住统一规划修建的房屋可入户;2008年4月,实现本市农民租住私人住房可入户。在户籍制度先期“破冰”的基础上,一部分入户城镇又面临住房困难的“新市民”家庭已经尝到住房保障的甜头。

48岁的彭州农民郭志明是双下肢截肢的残疾人,妻子是安岳县农民,夫妻二人均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进城后的租房成本是他们生活中的沉重负担。2008年,已经取得城镇户口的郭志明一家领到了每月800元的廉租补贴,今年5月14日又取得实物配租资格。“明年1月就能住进新家,感谢政府,让我们结束了漂泊的生活。”11月24日摇号选房,郭志明激动不已。

随着成都市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向场镇、进而向乡村延伸,像郭志明这样的进城农民享受住房保障的例子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

数据显示,仅2009年,成都郊区(市)县就新建廉租住房9426套。目前,全市14个郊区(市)县全部构建了切合本地实际的住房政策体系,廉租住房收入准入线达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40%以上水平,住房面积准入标准达到人均16平方米。其中,双流县廉租住房准入收入线达到2.2万元,与中心城区持平。

而在此基础上,去年底,我市率先把住房保障范围由国家规定的县城所在镇推广到全部310多个乡镇,实现了乡镇场镇住房保障全覆盖。而今年,我市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乡镇场镇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房“应保尽保”。

与此同时,一套覆盖成都市中心城区及14个郊区(市)县的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完成,实现了对全域成都住房保障对象实名制管理、动态管理 ,对保障对象资格审核、保障资源配置、廉租住房项目管理等各方面统一了标准。

为农民向城镇自由迁徙 “筑巢”,成都市信心坚定。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居民有选择户籍地的权利,政府要做的,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待遇,让居民无论住在哪里都活得有尊严。”而成都市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诠释,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住有所居”。

“下一步是将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全面移植到农村,今后成都市范围内将不再有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区别,住房保障也将实现无障碍覆盖。”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负责人说。

“在成都,住房保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解困问题,随着保障体系日益科学完善,这项工作正在成为统筹城乡加快发展的基石。”一位长期关注住房保障制度的专家评价道。

成都亮点

租金补贴

建立专户 按季度发放租金补贴

我市对于租金补贴的发放,实行建立专户的方式。对于已在外租房的家庭,由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申请人持租赁协议向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含社区)提出申请,完成审核后,签订《成都市城市最低收入与低收入家庭租金补贴协议》并在指定银行开户,而租金补贴将按季度进行发放。

而创新方式,为了将廉租保障落到实处,让真正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够享受到政府保障,我市对于未租房的家庭,也建立了专户,对其发放租金补贴。符合廉租保障的申请人到户籍所在辖区房产管理局签订《成都市城市最低收入与低收入家庭租金补贴协议(专户)》,市住房保障中心根据《成都市城市最低收入与低收入家庭租金补贴协议(专户)》,按月发放补贴,实行专户管理。

实物配租

打表计分 让困难人群优先选房

廉租住房申请,我市实行打表计分,让最需要的人群优先选房。据了解,我市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人群分为四大类: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无房家庭;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房但住房面积未超过保障线的家庭;其他低收入无房家庭;其他低收入有房但住房面积未超过保障线的家庭。为保证分配公平,让最需要的人群先选房,我市将通过相关标准计分,决定优先选房权。

我市专门明确,将对同类别的家庭通过其收入、住房面积、家庭成员年龄等不情况,实行打分评定,确定选房资格与排序。例如,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定的面积控制标准,每减少1平方米增加1分;残疾人士、重病人士、劳模等都有加分。而同等条件下家庭成员两人以上(含两人)的家庭优先于单身家庭选房。

计分相同且协商无效,则通过摇号方式确定选房顺序。申请并经审查符合申请条件但未承租到廉租住房的家庭实行轮候,同等条件下,在下批廉租住房房源中优先选房。同时办法还对不同情况的低收入家庭,制定了从20%到50%不等的廉租住房租金减免标准。

租售并举

经适房 承租两年后可以申请购买

购买价格,按照购房当年该住房市场评估价和该年度经济适用住房政府优惠比例确定。

据介绍,在已经推出租赁型经适房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继续进一步探索经适房“租售并举”的保障模式。租赁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承租两年后可以申请购买,而值得注意的是,购买的价格按照购房当年该住房市场评估价和该年度经济适用住房政府优惠比例确定。

44岁无房户玉建英,离异后带着女儿一起生活,家庭年收入3万多元,属于经适房保障对象。考虑到女儿正在读大学,经济压力较大,她申请了“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现在,她每个月只需付不到400元钱,就能住在一套近70平方米的经适房里。玉建英说:“我们在这儿已经住习惯了,等过两年女儿毕业了,就把房子买下来。我们有优先购买权。”

专家声音

四川省社科院注册高级咨询师田焱

住房保障亮点多 成都走在全国前列

成都住房保障工作推进,在全国来说亮点很多,不管是从“无缝覆盖”的政策体系,还是全域推进的手段,都具有可借鉴的“成都经验”,成都对于住房保障的很多做法和举措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他表示,廉租保障对象的准入条件在以前的基础上放宽了,单身35周岁以上的也可以申请了。再一点就是保障的覆盖面也扩大了,以前廉租保障的实物配租,主要针对的是残疾、低保家庭,而现在,政府加大保障力度,多渠道筹措房源,通过市场采购、新建等方式,提供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房源,现在的实物配租范围,也从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到了整个低保家庭,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实物配租。

同时,对于打表计分、困难人群优先选房上,这也是一个亮点,成都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打分”,可以杜绝很多漏洞,而且可以形成一种很好的排队的秩序,给选房提供一个条件和秩序。(李凌翌)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