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村里壮劳力越来越少,中老年人成为种地的“主力”,这也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靠种地只能吃饱饭
槐荫区吴家堡镇明里村是个有着近900人的村庄,这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多数家庭用上了沼气,村里通上了公路,村民也越来越富裕。随着全村人口增多,每人分到的地越来越少,人均只有七分多。地少了,靠种地只能吃饱饭,想供孩子上学都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到城里打工。村民小李一家3口人,夫妻俩在城里打工赚钱,地和孩子都留给父母。昨天上午,小李接受记者采访时算了一笔账:一家三口人才两亩多地,一年种上两季庄稼,最后纯收入不过2000元。“现在物价都在涨,你说2000块钱够干什么?如果光靠种地,最多只能吃饱饭。”到城里打工,收入就会有明显变化。小李和妻子打工,每天合计会有1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就是三万多元。
明里村村委会主任郭连栋介绍,在该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长期在城里打工,地主要靠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种。
10年后,谁来种地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不仅是明里村,济南几乎所有的近郊村都变成了“打工村”。村里的青壮年都去了城里。虽然说打工让很多家庭收入增加了,可同时带来了一个难题:再过 10年,谁来种地呢?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先后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然而,这一切并未能从根本上留住农民外出的脚步,无法让种粮农民的心“踏实”下来,使种粮成了“老年人”的事情。
究其根本,种粮比较效益偏低是症结所在。小李告诉记者:“村里能人大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农业税免了,粮价也不算低了,国家对种粮农民还有补贴,但是我们那里人均耕地还不到一亩,种地还是不划算。”记者采访时和村民算起种粮的投入产出账,情况都差不多,结论大都是“没啥赚头”。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农民的选择很实际,其中也很无奈: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以及生活开支都要花钱,光靠种地是不行的。对于新生代农民来说,即使以后不打工回到村里,也很难接过中老年人的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会种地,就算不打工了,也不会种地。”郭连栋表示。
个体种粮效益低,规模种植呼之欲出
不少人认为,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加之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等因素,使得个体种粮效益低的矛盾异常突出。如果这一情况没有明显改变,种粮农民“老龄化”趋势在一定时期内还会继续发展。
专家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在坚持已有惠农政策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采取综合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通过土地流转和建立农村合作社的方式实现规模种植,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实施区域扶持政策,对粮食主产区改善生产条件等给予更多的投入支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本报记者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