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成都住房保障10年 101.3万家庭“安居”圆梦

2012-04-24 08:52:39  作者:SystemMaster

10年,成都住房保障的实践之路,让101.3万户城乡家庭圆梦“安居”,而10年不间断投入1500亿“大手笔”绘织的住房保障网,更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位老百姓,感受到了这样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成都的住房保障制度作为成都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面旗帜,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创建最佳人居城市为目标,率先在全国实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改革的突破成都住房保障不是简单的解困安居,而是建立了城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城乡居民真正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起步于1999年的成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发展至今已日臻完善,其住房保障的水平也是处于全国前列。如今,成都把城镇年收入2.8万元、5万元、7万元和10万元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或个人,对应纳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保障范围,逐层帮助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让每个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都能借助保障政策实现“住有所居”。

立体住房保障

圆了80.9万户家庭安居梦

10年间,成都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了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的“无缝覆盖”, 形成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租房”四个梯级的“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我市着力构建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阶梯形、递进式住房保障体系。采取租、售、补等保障形式,把城镇年收入2.8万元、5万元、7万元和10万元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或个人,对应纳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保障范围,逐层帮助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让每个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障政策,实现“住有所居”。围绕“按需建设,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成都还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制度间设立“重叠边界”,有效实现了保障制度的无缝衔接。据统计,目前,全市对符合保障条件并提出申请的3.5万余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了住房保障。

我市在着力完善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同时,大力推进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向郊区(市)县和乡镇延伸。目前,全市14个郊区(市)县全部建立了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廉租住房收入标准达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40%以上水平,住房面积标准达到人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并于2009年底,将住房保障范围由县城所在城镇延伸到所有乡镇,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乡镇场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

从城市延伸到农村,10年期间,成都市通过修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单位投资经适房(集资建房)、房改房等共解决80.9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总建筑面积5631万平方米。同时,完善的保障制度从城市延伸到农村,让农民的“安居梦”也能够通过政府的保障来实现,形成了覆盖城乡一体的“安居网”。在这样身体力行的背后,成都筑起的是千万的幸福家园。

“大手笔”旧城改造

让老百姓告别“蜗居”搬新家

旧城改造,让成都插上腾飞的翅膀,“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人们用最美的赞誉形容成都翻天覆地的巨变,在这样巨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老百姓告别“蜗居”搬进新家的真实写照。

危改工程、畅通工程、沙河整治、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水环境综合整治……2002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旧城改造全面启动,“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这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建设者们的汗水浇铸下,用3年时间,勾勒了一幅“浓墨重彩绘蓉城”的美丽画卷!

让城市“换颜”,让百姓“优居”,成都没有止步,承接2002年起3年的旧城改造,2008年底,投资150亿元,启动新一轮旧城改造全面启动!锁定规划的“两轴四片”、12个城中村、棚户区、东郊企业生活区等对象,对760余万平方米的危旧房进行改造,让13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的改善。“通过改造,中心城区特别是主城区范围内的危旧房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000年至2010年8月10年期间,成都市通过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含城中村改造、东郊惠民工程)、修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单位投资的经济适用房(集资建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改、农村安身工程等共解决101.3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修建和安置住房面积7222.1万平方米,政府和社会投入资金1500亿元。去年以来推动城中村改造,更是让城市形象“靓”起来的同时,也让当地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好安逸哦,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搬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新家。”城中村改造的受益者,每次说到自己的改变,都不禁激动。而同样享受到实惠的老百姓,还有很多,成都实施的农村安身工程共安置农民2.7万户,改造建筑面积175.1万平方米,让更多的农村居民搬进了新家。

住房保障10年·数字

101.3万户

2000年至2010年8月10年期间,成都市通过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含城中村改造、东郊惠民工程)、修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单位投资的经济适用房(集资建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改、农村安身工程等共解决101.3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修建和安置住房面积7222.1万平方米,政府和社会投入资金1500亿元。

1416万平方米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含城中村改造、东郊惠民工程)

10年期间,成都市通过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东郊惠民工程共解决17.7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安置住房面积1416万平方米。其中,通过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共解决14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安置住房面积1116万平方米。通过城中村改造共解决1.9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安置住房面积152万平方米。通过东郊惠民工程12个项目改造,共解决1.8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安置住房面积148万平方米。

16平方米

通过10年的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让城市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更是让更多的老百姓告别“蜗居”。据统计,在进行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前,成都人均居住面积12.6平方米,户均35.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为35%;而改造后,安置住房面积1416万平方米(人均28.6平方米,户均80平方米),住房成套率100%。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16平方米,户均住房面积增加了44.7平方米,住房成套率增加了65%。

80.9万户

成都实施住房保障的10年期间,通过修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单位投资的经济适用房(集资建房)、房改房等共解决80.9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总建筑面积5631万平方米。

175.1万平方米

成都市农村安身工程共安置农民2.7万户,改造建筑面积175.1万平方米。(记者 李凌翌)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