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人情负担究竟有多重?日前,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公布了2010年百户农民家庭调查结果:2010年1—10月,该区人均人情费支出达到了686.39元,同比增幅为17.71%。
这项调查还显示,上述人情费支出,比同期人均购买食品(不包含烟、酒、糖、茶)支出还多出了48.54元,比同期人均购买衣着支出多出413.68元,不少村民感叹人情礼实在难以应付。
这种现象,绝非吉林白山市独有。笔者每年年关在安徽农村采访,采访对象在细数一年的花销时,无一例外都会对“节节高”的人情支出感到烦恼,“过去是50元就可以,现在200元才算过得去,有些人钱不够还得借。”
在“人情礼”的背后,一些不正之风值得警醒。
一是盲目攀比、跟风。“面子”问题大过天,别人给了多少,自己就不能少给。相互之间礼金往来的多少,变成了衡量两家关系的砝码,给别人“添喜”变成了给自己“添堵”。
另一方面,喜事成了“钱事”。今天我送了人情,明天也要想办法办个事把钱捞回来。于是乎,这喜事那喜事成了常态,“满月礼”、“乔迁礼”层出不穷,就连小孩的生日也成了办喜事的由头。
长此以往,“人情”的味道越来越淡,交易的味道越来越浓,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更严重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将办喜事变成捞钱搞关系的机会,腐败与奢靡有了堂而皇之的借口。
逢喜送礼,这固然是中国的传统礼仪,但若超越了个人的承受能力,“人情礼”就变成了“人情债”。
给“人情债”减减负,基层政府要倡新风。吉林省舒兰市倡导“抵制人情风,倡导新乡风”,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给“人情债”松松绑,基层干部要带好头。纪检部门要加大对干部办喜事的监督,要求干部带头勤俭节约。并且,基层干部还应该科学引导农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比如多投入转变种养结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上,从根本上改变陈风陋俗,让变味的“人情债”重新找回“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