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破解“入园”“择园”难题
眼下距幼儿园招生报名还有一段时间,家有适龄入园宝宝的家长却已经开始着急了。如何把孩子送进名气响、口碑好的公立园,成了众多家长之间的一场“暗战”。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把孩子送进收费合理、管理规范的公立园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这一状况在“十二五”期间将有很大改观。记者了解到,上海本轮幼儿园入园高峰从2005年开始,预计还将延续七八年。大量新增人口推动大批幼儿园的新建,“十一五”期间,上海郊区县共新建400多所幼儿园,极大缓解了这些地区入园高峰的压力。今年上海将再新建40所幼儿园,“十二五”期间,预计共将新建400所幼儿园。
近年来,上海坚持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和公益性,根据入托、入园的峰谷波动规律,统筹现有教育资源,落实公建配套园所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化解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矛盾。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幼儿园。(记者颜维琦 曹继军)
洛南:农村孩子入园不再难
“没想到秦岭山里的农村幼儿园会办得这样好!”前不久,在群山环抱中的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中心幼儿园,前来支教的西安空军蓝天幼儿园副院长卢芳赞叹地说。
在洛南,这样的幼儿园为数不少。近年来,这个地处秦岭南麓的山区贫困县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抓手,已建成各级各类幼儿园75所,学前一年入园入班率96%。
而此前,“洛南县学前教育资源长期严重不足,群众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城里娃一样入园就读”,洛南县副县长郭菊贤说。面对群众诉求,洛南县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在“十一五”初期,洛南制订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每个乡镇建成中心幼儿园;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2009年,洛南县政府又制订规划:在“十二五”之前,改造建设村级幼儿园70所,使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们最期盼的事,就是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进一步提高全县幼儿园的保教水平。”洛南县教育局副局长李虎成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记者杨永林 张哲浩 通讯员 柯昌万)
长沙:从体制上均衡城乡师资
2010年12月24日上午9时,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马王堆小学张灯结彩——育英二小、育才二小两所小学同时揭牌。
过去这里人口较少,原有村办学校位置相对偏远,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为了满足新城区更多的孩子对“优质教育”的渴望,长沙市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将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作为追求目标,一方面通过对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实施提质改造后,与优质学校结对管理、捆绑发展等举措;另一方面按照新城区发展规划,将原有学校拆除新建。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把区域内优质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进行嫁接,移植到新建学校中,由办学管理经验丰富且形成品牌优势的区属小学实行“二小”模式,或引进市级品牌中学深度托管新建的区属初中。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建华说,希望“十二五”期间,能够进一步从体制上促进全市学校管理和师资上的均衡,建立了校际之间以强带弱、结对帮扶、捆绑发展的管理机制,同时辅之以选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师资相对薄弱学校任教支教等措施,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和教学实力的均衡。(记者龙 军)
点评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幼儿园总数、在园幼儿数不断增长;探索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前教育体制和机制,办园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多形式办园的格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日益活跃和深入,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当前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完善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占兰)
链接
2010年年末,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尽快缓解“入园难”问题;
2010年年末,国务院还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地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编制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做出重要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