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国家日益强盛的五年,是经济持续腾飞的五年,更是温暖人心的“民生五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
在这五年里,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失有所保,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一系列喜人变化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五年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00多万人;百姓“钱袋子”更鼓,五年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91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919元。收入增加带动消费升级,五年来我国人均住房面积明显增加,私人汽车拥有比例大幅提高,旅游成为日常休闲方式,百姓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迈向更加富裕的小康。
在这五年里,中国经济遭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的局面,但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将一揽子计划的重点锁定民生领域,中央确定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民生部分接近7000亿元。GDP增长的每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民生改善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伴相生,与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密不可分。“十一五”规划中,列入了有关百姓收入、饮水、就医等多项“民生指标”,凸显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使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并在制定各项政策时,时刻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从开局之年取消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到收官之年力度空前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基本覆盖,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新农保让农民首次实现“养老不犯愁”……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实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实实在在地造福于民。
民生改善,彰显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论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还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民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民生惠及百姓,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并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使中国在过去五年中不断战胜各种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也必将继续凝聚民心民力,描绘出“十二五”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