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幸福中国”呼之欲出 新指标或成十二五转型密钥

2012-04-23 17:57:46  作者:SystemMaster

全国“两会”在即,通过地方“两会”的热议和近期媒体讨论的发酵,“幸福指数”几乎跃居今年全国“两会”热词之首。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幸福指数或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

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及至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注目。

从去年底开始,一股“幸福”浪潮悄然在全球范围兴起,欧洲和中国正是这股潮流的积极推动者。荷兰、瑞典、丹麦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已开始对儿童进行“幸福教育”,并将其纳入国家研究计划。英国和法国也正在通过衡量幸福指数来调整公共政策。英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底在卡梅伦首相的委托下开始对英国人的幸福指数进行调查,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责成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该问题展开研究。

对于这股潮流,领导制定“幸福星球指数”的英国“新经济基金”研究员萨马赫阿卜杜拉表示:“由于认识到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现实,而且通常会掩饰贫富差距,因此人们开始制定幸福指数。这种积极的进步将催生新的公共政策。”一批关于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也随之纷纷出炉。国际智库组织列格坦研究所日前发表了一项全球繁荣指数报告,其中将公民幸福指数作为排名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中国也早已开始关注到“幸福指数”这一课题。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已将公民的幸福感列入中国政府的责任单。

从2009年底开始,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致力于“中国人幸福观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近日,该调查发布,中国民生指数的指标体系基本形成。

在著名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看来,在当今世界,政府应当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是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是两者关系的最佳状态。他指出,公民的幸福指数,应当成为评价政府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政府应当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履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承诺和责任。

“幸福指数”与善治的研究一直在官学界默默进行。之所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幸福指数”能够大热,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大局相契合,并且在民间得到强烈共鸣的顺势而为。中国要进行主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提出一段时间,然而,地方上的GDP依赖惯性思维难以扭转,政绩考核的调整也遭遇现实困难。要想突破,必须找到一个具有导向性和操作性的新指标,让GDP的增长更加科学、更加以人为本。

“幸福指数”作为这一背景下的重要话语,已经到了付诸实践的阶段。在全社会的热烈关注下,“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政治导向的轮廓正在不断清晰,而它如何通过全国“两会”转化为“十二五”期间的国家行动,将是今年的一大看点。(记者张量)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