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27省定下2011就业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2012-04-23 17:52:39  作者:SystemMaster

九成省份“饭碗”设红线

在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话题受关注。记者发现,有27个省份明确立下就业目标军令状,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地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些就业措施,如四川等8个劳务输出大省就提出,抓好劳动力输出转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

广东、浙江等5个劳务输入大省则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总体来说,中西部重视劳动力输出,东部地区提出恢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增加就业。

目标给老百姓找饭碗

贵州定的任务最重

在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其中27个省份均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目标控制在4.6%之内,其他4省区未提及。

此外,在给老百姓找饭碗方面,贵州定的任务量最高,表示2011年将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万人以上;其次是广东,计划新的一年将新增城镇就业125万人。

此外,河南、江苏、山东,均要求就业人口新增达到100万人以上。

措施

中西部往外“运”人东部大建“炉灶”

以安徽、贵州、四川三省为代表的中西部,历来一直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基于其人口众多且大量外出打工、在外地就业的社会结构,这三个省市的就业推进措施也出现相同之处:均将劳动力输出转移作为未来促进就业的一大主要手段。

在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东部地区,特别是广东、浙江等地区,国内外的制造业和轻工业云集,就业措施具有特殊性。

以广东为例,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省政府称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展望

适当多给钱解决用工荒

专家认为,因为历史的原因及经济发展的布局,中西部地区二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劳动力富余,自然在就业方面格外注重劳动力转移以及输出。

东部地区因为第二三产业发达,工业和商业集中,成为大量的劳动力输入的目标地区。劳动力大量融入,东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利己又利他。

专家建议,中西部省份应该着力发展第二三产业,这样可以使本省的大量富余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东部地区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大量人口就业的同时,也要发展高新技术、集约型企业,并适当提高薪酬待遇,解决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

专家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李炜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

广西

措施: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支持劳务返乡人员发展产业、创办企业

安徽

措施: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增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

浙江

措施:推动全民创业,大力扶持初创型和微小企业发展。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进一步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更加注重通过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服务性岗位吸纳就业

上海

措施:坚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小额贷款运作模式,完善房租补贴政策,帮助1万人成功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

江苏

措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

广东

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服务业、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

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福建

措施:鼓励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大力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湖北

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措施: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转移,不断壮大劳务经济

江西

措施:加大就业和技能培训力度,更好地以培训促就业,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湖南

措施: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创业孵化基地

河南

措施: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援助,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

贵州

措施: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和权益保护,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