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几年下来,最突出的感受是:来到群众中,感到特别踏实,领导干部应该下去,能够下去,下去以后大有益处。”
颠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惯例,从省委大院直接来到农户家中,住上几天,身边围绕的是群众而不是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思考同喜忧……这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连续3年跟随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驻村调研、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时所深切感受到的变化。
近几年,处在发展高位和矛盾高发交叉点上的东部经济大省江苏省,把联系群众的时代命题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全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在原来规定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其中安排5~7天时间,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进行驻点调研,住下来,扎下去,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推动这项活动在面上开展,省委书记、省长带头驻村,开展调研,提供样本。
省委书记“当农民”
一般而言,一个村庄能够与省级领导干部结上缘,是不大容易的,因为通常调研不是到园区就是到城区,即便到村里,也是匆匆而过。而这3年中,泰州姜堰区沈高镇沈高村、宿迁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扬州高邮市八桥镇金港村的农民,不仅能够与省委书记罗志军面对面聊家常,而且还成为“邻居”。
省委书记到村里当起了“农民”,让这里的乡亲们既意外又欣喜。
罗志军坦言,在省里工作,公务缠身是常态,到村里住上几天,如不下决心是很难成行的,现在回头看,这样的决心下得值,村里是个大课堂,每次驻村蹲点都是受益匪浅。
基层如何“下”?观察罗志军这三次驻村调查,他彻底做到了不搞层层陪同、逐级汇报,而是带上两三位随员,走村入户,由村干部带路,连当地乡镇干部都不让靠近,市、县委书记只是在驻村结束时的座谈会上才能够碰面。
有这么一个细节,在第一年驻村调研时,当地负责人因为心里觉得实在过意不去,执意要见省委书记一面,而罗志军坚决地说,如果市委书记前来看望,他就中断驻村,选择别的地方,结果市委书记只好作罢。
领导干部身边围着什么样的人,事关作风和决策。“不像个大干部”,这是罗志军第一年驻村时,村民们脱口而出的直观印象。罗志军说,这句话在我听来既很欣慰,又有不安。“反思平时我们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每到一地层层陪同,领导干部被包围着,人虽然到了基层,但并没有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就像‘葫芦掉到井里,看似沉下去了,其实还浮在水上’。这几次我是下了决心,要破一破那些个‘惯例’。”
实践证明,只要下决心,再难的“惯例”也能破。无论是刚刚结束的金港村驻点调研,还是前两次,村里来的“不速之客”不仅破了惯例,还立了新规——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正是因为去除了所有官样形式,彼此的心就能迅速靠近,感情融合也就像农村的清新空气那样自然。
驻村调研的几天间,调研者住农民家、吃农家饭,走访数十户农户,看望村里部分老党员,召开数个座谈会,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还到镇信访室接待信访群众。罗志军说,回头想想,每次驻点都是当了一回村民,走了一圈亲戚,解剖了一个村子,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找准民情“基点”方能有决策“高点”
机关离基层较远,因而在做决策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因情况不明、信息不全、调研不实而出现的偏差风险。江苏在“三解三促”活动中,非常强调“点”上调研对“面”上决策的作用。省委书记罗志军的三次驻村调研都是带着省委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或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的议题而来的。
最近的金港村调研,正值省委决定召开苏中工作会前夕。苏中是在苏南和苏北之间的一个地理概念,包括扬州、泰州和南通三个地级市,这个区域与苏南隔着长江,但发展却有较大的差距。苏中发展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在这个区域怎么搞,如何统筹好土地流传与城镇化、农民集中居住的关系,等等。带着这些课题,微观调查就有了明确方向。
金港村地处易发生洪涝的里下河地区,全村有3110人,年人均纯收入12500元。据村支书颜金松介绍,全村集体收入23万元,负债90万元,属于典型的经济薄弱村。关于村里的负债问题,罗志军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即实事工程导致村集体负债累累。这个村在2007年时最高负债近300万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省、市、县每年都要搞实事工程,都需要配套资金,村里为了争取到上面的部分资金,就要举债筹措配套资金,如此往复债务就越滚越大。罗志军说,如果不是这次蹲点调研,还不掌握这个情况,他当即表示,以后一些实事工程上面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能再层层配套加码。
在三次驻村调研中,同一个问题被反复提起,即未来谁种地?三个村的人口规模都在3000多人,都属于经济薄弱的农业村和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大村,驻村期间接触到的村民多数在50岁以上,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这个局面意味着什么?在本次金港村的调研中,一位种粮大户给出了答案,他说,现在农村土地流转正在从“要我流转”向“我要流转”转变,大户规模种植,农民当工人就近劳动,土地流转收益保基本。而在去年的驻村调研中,曾被誉为“江苏土地改革第一村”的垫湖村正经历从过去的分土地向统分结合转变,全村1.1万亩耕地中,已流转6000亩。在反复比较和讨论中,罗志军认为,大户、农业能手、家庭农场等将逐渐成为种地的主体,这个趋势正在形成,各种政策应该引导、助推这个趋势的到来,但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薄弱村的一个共性问题是,集体经济来源少,据测算,一个3000人口的行政村一年的公共支出需要45万元,而调研的三个村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因此,如何壮大集体收入,成为每次驻村调研的核心议题之一。“无工不富,但又不能走村村冒烟的老路”。在金港村,罗志军想起了他曾在其他地方调研时听到的办法,即县里集中开辟一个工业园区,给经济薄弱村盖好标准厂房,招商引资带来的财税收入归村里所有,以此来带动薄弱村收入增长。他把这个办法介绍给高邮市和金港村,请它们试一试。
罗志军说,我三次驻村调研,主要采取的是“两先两再”的方法,就是先扎下去了解实情,再提起来梳理问题,先聚焦于点上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再扩展到面上寻求一般的规律。这样,决策的立足点才更牢靠。
摸准党群、干群关系脉搏
在农村,年轻党员少、年纪大的党员多,但正由于有了这样一批经历过风雨、信仰坚定、思想朴素、群众威望高的老党员队伍,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便有了坚实的基础。从三个驻点村来看,村党组织是健全的,一个村的村支书是大学生村官,另两个村的村支书是本村成长起来的,年龄都在30岁出头。他们都得到了村民的较好认可,老党员、老干部也很支持他们的工作。省委书记与村支书坐到一起,细细分析着群众对村党组织的看法,对村两委工作的期盼。说到急事、难事,省委书记与村支书一起着急。
正如曾担任过村委会主任的一位老同志所说,过去村干部是“指挥型”的,现在变成“服务型”的了,以前村里的会计说一句话都很管用,现在要看你是不是把实际问题解决了,有没有把大家服务好。在沈高村调研时省委书记了解到,当年遭遇的大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村干部起早贪黑调水抗旱,出了很大力、吃了很多苦。村民们对此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不少村民说起这事,都讲“天太旱,不能怪村干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只要干部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事,特别是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其所急、解其所忧,就会赢得群众的信任。
每次驻村调研期间,调研者都要专门到镇信访室接待了一些信访群众。罗志军说,作这样的安排,一来可以推动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解一些社会矛盾,二来也是做面对面、心贴心的群众工作,三来可以从中了解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每次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如专业合作社缺少发展资金、现行土地承包政策“增人不增田、减人不减田”带来的矛盾、县与县之间存在“断头路”、村里“老三大员”待遇标准偏低、乡镇砖瓦厂转型遇到资金难题,等等。
“直接面对群众的诉求时,我感到虽然许多事情是具体的、琐碎的,但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大事、都很重要,因此,能够解决的现场就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时不能解决的耐心细致地给予解释。”罗志军说。
驻村调研中,也有一些担忧萦绕在调研者心头,即农村不少农户是老人在村里,子女在乡镇或在城里,老人的养老就成了个大问题,另外,村里留守的村民们的心思好把握,但出门打工的那些年轻人又在想些什么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隐忧。”
“扎下去”的正能量
基层的情况是具体而又丰富的,从机关到基层,从干部到群众,物理上的距离是完全可以跨越,但情感和精神上的距离解决不好,就容易成为难以跨越的鸿沟。而填平鸿沟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经常到群众中去,融入其中,心在其中。这是江苏参加“三解三促”活动的干部们的普遍感受。
每次5天驻村,都是从刚开始的较为客套,甚至隔膜,慢慢到相互开开玩笑,完全当成一家人,把心窝里的话全都说出来;都是从刚开始的浅显印象,慢慢到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搞得一清二楚,房前屋后,左邻右舍,都历历在目;都是从刚开始习惯性的机关思维,干部话语,慢慢到基层角度、群众语言。催生变化的最大力量,就是朝夕相处地融入、融合。
从村民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感情是摆在第一位的,而这个感情不是天然形成的,是走出来的,是交流出来的,是相互信任出来的。村民们对驻村调研的省委书记讲困难的少,聊家常的多,就是希望多来走走,希望有机会多说说话。这是基层群众对干部最质朴的需求。在今天,群众这样的需求是难能可贵的,需要千方百计地回应这个需求。
目前,江苏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进一步深化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什么人下去”、“下到什么地方去”、“怎么下去”、“下去干什么”这四个问题进行了规范,明确不但要有形式更要有内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和部门职能,深入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去,重点到那些比较困难、经济薄弱和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解三促”。
罗志军说,每次5天时间虽然短暂,但许多场景常常在脑海里浮现,现在无论是大会小会,我都会常常说起驻村调研时得到的信息,思考的问题,总觉得有说不完的新鲜故事。“几年下来,最突出的感受是:来到群众中,感到特别踏实,领导干部应该下去,能够下去,下去以后大有益处。”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