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历翻到了9月,又一个新学年如约而至。在城市的学校里,学生营养餐已经非常普遍了。不过这样并不高的伙食标准,在很多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里却并不那么容易实现。今年开学,这种情况得到了改观,很多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也开始享受第一顿免费营养餐了。这顿饭的价值仅仅3元,但是却承载着改善贫困地区孩子营养状况的重任。
这顿饭的滋味如何?孩子们吃得怎么样?中国之声记者就此展开了系列调查。
区区3元钱承载改善贫困地区孩子营养状况重任
赫连会彬是河南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中心小学的校长。新学年开学,他又多了一项任务,给孩子们准备营养餐。上午9点50,第二节课间铃声一响,各班的干部就在学校储存间门口排队领餐。
校长:送来是鲜鸡蛋,我们自己加工,给学生每天煮熟。牛奶配有恒温箱,每天用这个热奶。每个学生中午发放一盒牛奶、一个鸡蛋,也就是3块钱的标准。
赫连校长所说的三块钱来自一个名为“营养改善”的计划。《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个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三块钱不仅能变成鸡蛋和牛奶,在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梅山中心学校,三块钱变成了一只鸡腿,这可是很多孩子朴素午餐中少见的“荤腥”。
学生:今天我们的午餐有土豆丝、胡萝卜、豆芽,另外还增加了一个鸡腿,今天的午餐特别丰盛。
没有到过乡村学校的人很难理解这每天每人的3元能带来多少改变。每个月初从家里背回一个月的口粮,天天吃煮白菜是很多农村孩子的菜单。有些孩子们会把父母给的买菜的钱零花掉,干吃米饭是常有的事儿。这区区3元钱正在改变这些。孙怡康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到学校喝牛奶是他每天最盼望的事儿。
记者:小朋友,你喝的是什么奶啊?
孙怡康:学生营养奶。
记者:好喝吗?
孙怡康:好喝。
记者:你上学期喝牛奶没有?
孙怡康:喝了,新学期一开学就盼望着喝牛奶呢。
郭晓敏正在长身体,家里不富裕,早餐很简单,常常不到第三节课肚子就咕咕叫,有了加餐就再也不用饿着肚子听讲了。
郭晓敏:一盒牛奶,一个鸡蛋,让我的身体更好,学习更棒。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约2600万在校生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大约覆盖2600万在校生。初步测算,中央财政每年需要为此买单160多亿元。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霍步刚表示,营养改善计划现在的标准是每人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200天算。
霍步刚:专项资金每个人3块钱,主要用于让学生吃到嘴里面,包括用于营养改善计划其他配套建设和运营。我们中央一年可能分两次,给各个省下拨资金,我们要求省里收到资金以后,25天之内,要将这个专项资金分解下达到县级有关部门。
如何让“3块钱的营养补助”能不打折扣的落入学生口中并非易事。这三块钱究竟怎么个花法各地并不一样。大多数地方选择课间营养餐,或者午餐加餐。有食堂的学校自己提供餐食,更多的地方选择让企业供餐。但是,在一些偏远的教学点,既没有自己的食堂,又远离县城,企业无法提供餐食,在当地老乡家里搭伙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供餐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资金监管难度加大。怎样才能保证这三块钱不被吃回扣、孩子们能吃到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午餐呢?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表示各地都在想办法。
郭蔚蔚:我们要建立一个月报制度,这26个县每个月的25号要向我们上报一个进度。我们也想通过一些不定期的督查,来突击了解各地在操作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另外,是社会监督,包括国家和各省包括将来的市县设立的举报电话随时受理,社会各界的反应、投诉。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