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踏上北大荒尚未解冻的黑土地,迎着南中国海吹来的第一缕暖风,农业部派出的123名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从北京出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向四面八方,贴近土地,亲近农民。
我国“三农”事业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有情况熟,才能方向明。继去年卓有成效地开展“百乡万户调查”、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活动后,今年农业部再次派出30个组、深入27个省(区、市)408个乡(镇),重点围绕“宣传政策、了解农情、推动春耕、锻炼干部”四个主题,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驻乡进村入户调查活动。
2月7日,农业部召开动员培训大会,韩长赋部长在会上要求,调查组同志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下到基层、走进农村、遍访农户、广查农情,把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农业部门推动增粮增收的重点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推动实现“稳中求进”总目标、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实现平稳起步和良好开局。
2月8日,调查组陆续出发。一个月过去了,各调查组克服诸多实际困难,坚守一线,白天进村入户、走访座谈,晚上交流体会、整理资料,深入了解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采集到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材料,获取了坐在办公室里难以领悟的真知灼见
讲送政策走乡村 督促落实到基层
2月8日,赴内蒙古调查组在首都机场候机大厅,谈论起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刚刚出台的《关于支持黑、吉、蒙、辽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当提及各项目区灌溉工程每亩补助1000元时,坐在身边的一个老大爷插话问:“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究竟是咋回事?”随即,调查组就和这个60岁的内蒙古籍李姓老农聊开了。
巧的是,李大爷家住土默特左旗,就在调查组将要前往的和林格尔县附近。在北京工作的儿女把他们老两口接到北京来过年,看看北京城。李大爷说,现在国家农业政策好,农业上这个有补贴,那个能减免,要致富一定得了解清楚国家政策。调查组给他详细地解释了“节水增粮行动”有关政策规定,李大爷很满意。
“带着调研的任务出发,与平时出差的感觉不一样,全身的器官和毛孔都是打开的,随时希望了解更多情况、掌握更多信息。”调查组的成员告诉记者。
30天时间,调查组带着部党组的殷殷嘱托,怀着服务“三农”的真情,大力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业科技政策,围绕“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等具体政策提出许多落实措施、工作建议和改进办法,推动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
2月16日,赴山西调查组去曲沃县曲村镇调研时,正好赶上镇政府举行“苹果优质高效节能栽培技术培训会”,请来苹果专家给农民讲课。参加培训的农民群众挤满了能容纳200人的会议室,过道和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后排的群众都站在凳子上,大家对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热情非常高。利用这个机会,调查组组长、办公厅副主任方军向大家宣讲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
方军告诉大家,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是“三强三保”,就是“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力度,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服务和科技培训。还解读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等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等等,赢得了热烈掌声。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每一个调查点。在调研走访中,调查组用基层和农民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用基层和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赴陕西调查组在城固县走访农户时发现,有些农户手中的“补贴一卡通”不够明细,没有具体注明各项补贴的具体数字;基层干部反映强农惠农补贴次数多、数额小、工作量大。调查组立即与县农业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建议将各类补贴“归一化”,即村里一次统计、镇上一次审核、县农业局一次确认、财政局一次发放、农民用“一卡通”一次领取,而补贴标准依据上一年的实际播种面积确定,补贴项目和标准逐条标明。这样做,可以大幅提高补贴发放效率,降低政策实施成本。
海南调查组在东方市八所渔港调研时,捕捞渔民布配运拉着调查组组长崔利锋的手激动地说:“农业部让我们配备的救生筏,救了我们十个人的命!”布配运是“琼东方11162”的船老大,去年12月15日在海上作业时突遇沉船事故,他和其他9名船员依靠救生筏和渔信E通手机安全获救。“真的感谢政府让我们安装了救生筏。”渔民纷纷表示,对渔船配备救生筏给予补贴,带动了渔民的积极性,对保障渔民海上生产安全起了很大作用,希望这样的好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
2月11日,赴重庆调查组在梁平县礼让镇进村入户调研,深入了解政策落实、备耕春管春防、农民收入及就业等情况。
在新华村一组王明华老人家里,看到他家还是用柴火烧饭,就问为什么不建个沼气池,老人说他不清楚怎么搞。调研组就向老人讲解了建沼气池的原理,还有国家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补贴政策。老人听完欣喜的表示:“我们家也要建沼气池,感谢你们的指导!”
洛川县凤溪镇75岁的王三省老人说:“第一次看到中央来的领导这么长时间下基层搞调研,你们带着中央的好政策下来,我们有啥说啥,高兴得很。”质朴的话语,传递着农民对调查组的深情厚意。
同吃同住同劳动 打开心扉听民声
2月12日,雨后的山路湿滑泥泞,发展计划司司长钱克明、副司长刘北桦和几位调查组成员,来到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高乐山镇牛栏界村,了解当地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情况。在农民张世跑、黄袖章的家里,拉起了家常。
这些年,高乐山镇建设“湖北乌龙茶第一镇”,全村245户851人分8个小组,已建成茶园1500亩,种茶的效益很好。张世跑实话实说:“现在就是路太差。政府搞村村通,路只修到了山下村委会;山上现在只有5个组有土路,最远的组出来要走6里路。”调查组成员深切体会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制约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瓶颈,“我们将认真研究你们反映的情况,提供给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张世跑动情地说:“北京距离虽远,你们离的很近,能听我们说说心里话。”
赴陕西调查组组长、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在一篇调研随笔《果乡缘》中写道:“陕西洛川是我国著名的苹果之乡。我与这里有缘,先后来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