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西彭镇,孩子们在东林村“留守儿童幸福家园”跳绳。
昨日,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30次会议。市政府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分别向会议提交《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培养情况的报告》,并由会议审议。
记者从两份报告获悉,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有107.41万。近两年,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全市累计投入141.2亿元。此外,目前我市留守儿童面临三大问题,其中“亲情缺失”是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
“两翼”地区留守儿童超68万
昨天上午,市政府委托市教委主任周旭向会议作报告。周旭介绍,近两年,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部分农民工选择在重庆就业、创业,这也使得我市过去两年减少了23万名留守儿童。目前我市还有107.41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有19.97万人。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两翼”地区,有68.11万人。其中留守儿童在5万以上的,有开县、云阳、垫江、忠县等8个区县。开县最多,为94154人。
目前,我市1839所学校住宿的留守儿童35.98万人,占总量的41.15%,这表示我市有超半数留守儿童是走读生。
周旭介绍,过去两年,累计投入141.2亿元实施“六大行动计划”(幼儿园建设计划、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培养模式创新计划、社会共育计划、营养健康计划、权益保障计划),社会累计资助至少5000万元。
不缺衣服书籍缺亲情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市留守儿童面临三大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是“亲情缺失”。
“在我们到过的学校,但凡问及留守儿童爸爸妈妈时,一些孩子眼泪会夺眶而出、泣不成声。”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负责人说,有的老师向调研组反映,不少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聊天、打亲情电话时,不是交谈,而是流泪。在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记录中,八成以上写的是:“爸爸妈妈,好想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该负责人说,尽管有“代理家长”、“知心哥哥姐姐”等亲情关爱方式,但不能代替父母的亲情关爱。
调研报告称,虽然一些留守儿童会收到不少书包、防寒服装、字典等物品,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仍是最主要的心结和最深处的期盼。对留守儿童现有办法偏重物质,还不能解决亲情缺失的问题。
四成孩子一年不见父母
除了亲情缺失,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调研报告还提到,父母责任“缺位”、“两翼”地区财政配套能力较弱是另外两大问题。市人大调研组在云阳发现,一些留守儿童父母长达8年不回家,也不联系。3~5年不回家的占30%。而我市有的贫困地区40%以上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都没联系一次。
调研报告还指出,由于“六大行动计划”的财政投入是区县出“大头”,贫困区县的财政难以支付。如城口要建50所寄宿制学校、24所幼儿园,需2亿元配套资金,财政无力筹措。
纵深
缓解“亲情缺失” “关爱行动”专项经费纳入预算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的调研报告称,培养和照顾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工作。首先建议政府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工作项目,要进行资金测算,对区县财政难以承担部分,给予专项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运行经费的标准。
其次,建议在对留守儿童物质关爱的同时,重点有效缓解“亲情缺失”带来的心理卫生问题,如给留守儿童学校配备心理辅导教师,搭建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稳定平台等。同时,强化留守儿童父母法定责任,加强对其法制教育。
第三,抓住产业转移机会,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本土创业和就业机会,引导返乡创业、就业,减少留守儿童总量。同时,推进户籍改革、小微企业发展等,推进留守儿童跟随父母一同迁移。
市教委主任周旭则表示,市政府将强化政府责任,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专项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列入重点安排。同时,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起“覆盖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全覆盖动态管理工作网络。本组稿件由记者聂飞采写
关爱留守儿童阶段成效
1 新改建农村幼儿园371所
2 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107所
3 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989所
4 建成校外托管机构1813家
5 实施蛋奶工程惠及百万农村留守儿童
6 驻校园民警5500人
关爱留守儿童2015年完成十大目标
1 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率达到80%
2 蛋奶工程、爱心午餐覆盖率达98%,免费体检率保持100%
3 新建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360所,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
4 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827所
5 建设村社留守儿童之家5000个
6 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基地500个
7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全面推广
8 事实关爱留守儿童“百千万”工程、流动“少年宫”开展活动4000场
9 开展“家庭教育流动学校”宣传活动9000场,农村家庭教育培训覆盖面达到90%以上
10 发展“代理家长”和大学生志愿者30万名
个案
留守儿童袁月鑫:好想每天都过年,爸妈就能在身边
3月20日下午3时,长寿区渡舟街道三平小学。在这里,有近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六年级二班的袁月鑫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昨天坐在教室里,她有点走神。因为又想起了爸爸妈妈过年回家的情景。
袁月鑫的父母在浙江绍兴打工,每年只能回来一两次,刚刚12岁的小月鑫和外婆住在一起。一提到爸爸妈妈,袁月鑫的眼眶就红了:“经常会想得哭,有时候上课都听不进去。”
袁月鑫已经记不得是从哪一年起父母就不在身边的了,只知道每年过年的时候爸妈才会回家来。“那个时候才是我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袁月鑫说,今年春节,爸妈在长寿买了一套新房,她就和爸妈一起逛家具店。“这张床我喜欢。”“好,那就买这张。”“这张沙发很可爱。”“那就把它放在月鑫的房间。”袁月鑫说,爸妈都很疼自己,只要她想要什么都买。买家具、搬家,这个春节是爸妈在家呆得最长的一年,也是她最开心的一个春节。“好想每天都过年啊,因为爸爸妈妈就可以陪在我身边了。”
但是幸福的日子随着爸妈重返浙江而结束,袁月鑫再次变成“留守儿童”,回到乡下和外婆相依为命。
袁月鑫说,放学回家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题,外婆也不会做,只能够等到第二天到学校后再问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