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将三峡地区列为水产业发展重点,这一地区包括以万州为核心的三峡库区,以及部分武陵山区县在内的14个区县。“发展类别上,既有三峡库区生态名优鱼,也有山区冷水鱼,以及池塘生态养殖泥鳅、虾蟹等。”市农委副主任吴纯介绍。这既可增加我市水产品的自给率,又走出了有特色的水产发展道路,获得了全国各地与会专家的肯定。
从2010年开始,重庆市利用三峡工程成库后的160万亩水面,在库汊等适宜养鱼的地方试养有机鱼。目前,承担这一任务的国有公司——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忠县甘井河、龙滩河河口建起总面积为3万亩的“生态牧场”。在这个牧场内,按生产有机鱼的标准做到“三不投”: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目前,2010年5月放养的花鲢和白鲢,平均每条已长到1.5公斤重,其生长速度是普通养殖方式的1.5倍;每年亩产鱼30公斤,产量仅为池塘养鱼的3%至5%。
“以鱼养水、以鱼净水是‘生态牧场’最重要的目标。”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勇表示。据测算,花鲢、白鲢这种以水中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的鱼类,每生长1公斤,就能消耗掉水中大量的藻类,相当于减少水中25至36克纯氮、纯磷的含量。
据了解,目前这个“牧场”的“三峡鱼”牌有机鱼,将于今年5月份上市,预计售价为每公斤40元,是普通花鲢、白鲢的3倍左右。
有机“三峡鱼”还带动大量库区移民增收。由于无需人工饲养,因此忠县3万亩的“生态牧场”只招聘了10人管护,却拉动了水花(即鱼苗)、鱼网、运输等相关产业约1000人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