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食品上山下乡 农村成“消废市场”
山东省即墨市副食品批发市场内销售的一种涉嫌“傍名牌”的小食品(8月17日摄)。
山东部分县市追踪调查:“问题食品”专供农村?
每块1元的名牌巧克力、胀袋漏水的果冻、霉变的辣条……这些国家禁止销售的假劣食品,虽已在城市难觅踪迹,却在农村沉渣泛起。
接到举报后,“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赴山东省潍坊、莱芜、临沂等地市,追踪农村小卖部、批发市场、生产作坊发现,由于监管缺位等原因,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严重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 警惕农村成“消废市场”
随着城市治理食品安全力度的逐渐加大,这些劣质食品便悄悄转而向农村市场渗透,使农村市场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大有成“消废市场”之势。袁妙枝代表说,不法分子将假劣食品销往农村集贸市场和小卖店,农民往往成为最终的受害者,食品已经成为继种子和农药之后,排位第三的“农村消费者最不放心”产品。
“问题食品专供农村”暴露什么
各地食品安全监管新招
浙江:食品安全监管纳入政府年度考核
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食品安全地方法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近日出台,并将从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7月29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涉及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饮具集中消毒等问题)、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条款。
安徽开展饮料等农村食品专项执法检查
记者从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自即日起至9月底,安徽质监部门将开展针对饮料等农村食品的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无证生产加工场点,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予以取缔。专项执法检查期间,安徽质监部门将以监督抽查不合格及日常监管发现、媒体报道或消费者反映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饮料、饮品为重点产品,加强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是否获得生产许可,产品内在质量是否合格,产品标识标注是否规范,企业生产饮料、冷冻饮品用的包装材料是否未取得生产许可等违法行为。
假冒伪劣何以专供农村?这当然与农民朋友收入水平低、鉴别能力差有很大关系,但也不尽然。比如给小孩买东西特别是零食,农民同样很希望买到合格安全的商品,但是小店里进的都是那类货色,只能是在劣质食品里作出无奈的选择,而根本买不到城市超市中出售的真货。假冒伪劣之所以会专供农村,原因在于很多地方的农村市场根本就没人管,假冒伪劣商品肆无忌惮。因为,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对于农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置之不理,理由是:人手不够,经费不足,管不过来。
问题食品下乡呼唤监管出城
“城里有城里的货,农村有农村的货”的潜台词就是:“城里有城里的监管力度,农村有农村的监管力度”。诚然,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城市里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当敏感,无论是市民的防范意识,还是监管部门的主动应对,都提升了一大步。这也使得想在食品上做手脚的无良厂商对城市望而生畏,转而将黑手伸向农村地区。正是因为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监管盲区”,甚至成年累月根本看不到监管者的身影,成为被食品安全监管“遗忘的角落”,才让无良厂商专空子。而监管部门所谓“人手不足”、“检测费高”等“苦衷”,不过是推诿责任的“习惯性借口”。没有哪部法律法规说农村食品安全一时“管不过来”,就可以先放它一马,以后条件许可了再说。
"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农民低人一等?
建言精选:保障农村食品安全 维护群众身体健康
网言网语:
网友:太缺德了。
网友:我们这里也是,敢情全国的农村都差不多这个样子。
网友:安徽池州也多,学校门口1元和5角的食品很多,都没有厂家和生产日期。希望教育部和工商联合打击有毒食品。
网友:究源头,增加犯罪成本。处罚管理部门。
网友:我是河北的,我们这边有一个小孩经常吃火腿肠给吃死了!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多给予农村一些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