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月23日,第5届江南枇杷节开幕后的10天里,重庆南岸广阳枇杷基地日接待游客数量节节攀升,枇杷销售数量连创新高。据统计,10天之内,枇杷基地累计接待游客数量30万人次,销售枇杷接近280万公斤,同时,接待来园自驾游车辆超过3万辆,农家乐接待游客数量超8万人次。
周末时光,大都市里的人扶老携幼、呼朋引伴到广阳枇杷园享受乡村风光。上个周末虽然天公不作美,阴雨连连,但雨水并没有浇灭广大游客来枇杷园游玩的热情,乡间小路上依然是一派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
“这已经是我第二个周末来买枇杷喽,这回一次买了8箱,共60斤。”一位来自渝中区的自驾游女士一边剥着枇杷一边笑着说道。
25元1公斤的枇杷,游客为啥还要自己开车来买?
除广阳枇杷富硒、保健、无公害的品牌吸引力外,更大的吸引力是由枇杷树衍生出的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以枇杷树为载体,挖掘出吸引都市人喜欢的旅游产品,让枇杷树产生了吸引力。”南岸区旅游局负责人说,这棵枇杷树里的旅游产业文章,越做越有搞头。
在本届枇杷节中,除了有新鲜的枇杷和农家乐的美味佳肴供游客品尝外,枇杷节上丰富有趣的节庆活动也成了广大游客留恋广阳枇杷园的一大原因。
“周一是海吃枇杷大赛、周二是枇杷大力士比赛、周三是划拳赢美酒……”枇杷节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本届枇杷节节庆活动较去年更加丰富多彩,从周一到周五的乡村时光和周六、周日的嘉年华系列活动,将枇杷节彻底打造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主题”的乡村休闲游玩盛宴。
海吃枇杷比赛让你畅享饕餮枇杷大餐、枇杷大力士让你轻松赢走甜蜜枇杷、猜拳大PK让英雄抱得美酒归、乡村篮球嘉年华让你快乐享受健身的乐趣。“我的孩子特别喜欢在这里耍,我也赢了一瓶枇杷酒,下周末有空再来耍。”一位刚刚参加完“划拳赢美酒”比赛的游客兴奋地说道。5月周末,吃枇杷、住农家、游广阳,俨然成为广大市民旅游休闲的新主张。
一棵树为啥能够促进南岸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从重庆主城到南岸广阳枇杷基地里的公路,已改造成了宽敞平坦的黑油路;枇杷基地里的乡村公路,也由过去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黑油油的油路;基地里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田间泥路,也变成了1米左右宽的水泥便道。游客走在这乡间小道上,既有城里巷道的干净,更能体味到一种乡间小道的风味。
一棵枇杷树,为啥能够这样快地把南岸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因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南岸区分管旅游的副区长唐昕说,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为产业服务的基础设施改善。
广阳镇回龙桥村是主要的枇杷基地,在乡村旅游产业的推动下,基地按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来打造,南岸区投入大量资金,对回龙枇杷基地园区内的道路及停车场地全部进行了扩建和油化,实现了提档升级,在各节点处设置路标路牌,把基地变成了基础设施完善的旅游景区。
旅游产业不仅促进了南岸以枇杷基地为主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还促进了水利、供电、甚至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据南岸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岸农村的各项公共设施也在向城里看齐,在缩小城乡差距。
一棵枇杷树,被南岸区做出了满足都市需求的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南岸区加大投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一棵树为啥能够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环境?
一棵枇杷树,还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利用乡村旅游这一平台,运用市场价值,延伸枇杷产业。
“近300株枇杷树,平均一株结果30斤,300株枇杷树可望结果近1万斤。”回龙桥村村民赵雪梅盘算着今年的收成,笑着说。家有3.5亩枇杷林,全是富硒SOD枇杷,按每公斤25元至30元计算,今年仅枇杷销售收入就有10多万元。
枇杷价格能够年年看涨,是果农思想观念改变的过程。
以前枇杷基地里的果农是单纯地为卖枇杷而种枇杷,如今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基地里的果农,是为了吸引城里的游客而精心种富硒SOD枇杷。这一观念的转变,使枇杷成为一种吸引力,把数十万都市人吸引到基地里来,不仅就地销售出了枇杷,还使价格成倍地提升。
而这一观念的转变,还在游客需求的拉动下,延伸出了新的旅游服务业。
在枇杷景区里,农民们已办起了23家农家乐。来农家乐吃住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吃枇杷、住农家俨然成了城里人休闲避暑的新潮流。“我们的菜都是自家种的,腊肉是自己腌制的,我们做菜的食材绝对是最天然、最新鲜的。”光海农家乐的老板说道。
在第5届江南枇杷节的10天内,这23家农家乐接待的游客就超过了8万人次。
而一棵枇杷树延伸出来的乡村旅游产业,还带动了南岸区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变。
在南岸区的农村,特别是枇杷景区里,农民居住的房屋都在政府的支持下,改造成巴渝新居。这些新居不仅外形风貌美观,还通过改水、改电、改厨、改厕,使屋内的设施也向城里的住房设施看齐。巴渝新居的建设,使农民的生活环境更好,村容更加整洁,环境更加优美。
“一棵枇杷树,实现了传统农业由一产直接向三产转变。现代都市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它促动政府加大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南岸区区长刘宝亚认为,这棵枇杷树里不仅有经济学,还有社会学。
一棵树为啥能够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路?
1年多前,南岸区委书记夏泽良在调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时,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南岸作为全市规划的都市休闲功能区,既有都市的活力繁荣,又有山水的钟灵毓秀,具备发展都市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以都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丰富旅游载体,完善旅游要素,可以迅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生产、生态、生活观念的有机融合,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从而探索出一条都市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子。
按照这样的观点,南岸区利用这棵枇杷树做出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始承担起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路子的任务。
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主,南岸区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让农村也享受到城里人享受的公共产品,是统筹城乡发展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南岸区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农民享受城里人的公共产品相结合,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的发展。
在乡村旅游这个平台上,南岸区城乡思想文化得到了有机的融合,逐步实现“统筹”。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到农村体验乡村风情,感受南岸的民俗民间文化。而城里人到乡村来体验乡村文化中,也同时把城里一些前沿、时尚的思想文化带到了农村,引领村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的转变。
乡村旅游为城里人与乡下人搭建起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让过去较为封闭的农民直接面向市场,与城里来的游客进行面对面交流,开拓了视野,提高了素质,促进了农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的提升。
乡村旅游这个平台,把政府资源、城市资源集聚到了农村。同时,这一平台也把农村的土地资源、人文资源、农民的思想观念等激活。政府、城市和农村资源的集聚融合,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