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新农保制度
钟祥市是一个人口过百万、农村人口近70万的农业大市,农村60周岁以上符合发放条件的老人10.2万,家庭养老负担沉重。2008年,钟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建立了符合钟祥农村实际、广受农民欢迎的养老保险制度。
缴费标准体现个性化。根据钟祥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在上级设定的5个缴费档次的基础上,新增了每年800元、1000元、1200元三个相对较高的档次,以进一步拓宽参保农民的选档缴费空间,照顾不同对象的参保意愿。参保农民根据家庭收入情况,每年自主选择不同档次缴费。
财政补贴体现差异化。在对参保群众实施缴费补贴的基础上,市本级财政对农村计划生育后遗症、重度残疾等困难群众重点倾斜、重点保障,根据不同类型,按照不同档次给予全额补贴,保证困难群众参得了保、缴得起费。
待遇落实体现人性化。实行待遇与缴费挂钩,对缴费年限达到15年的,每超过1年,由市财政补贴基础养老金2元,多缴多得,以鼓励青年农民及早参保缴费。对缴费满15年的,参保人员死亡后,市财政按每人800元标准落实丧葬补助,既保障农村群众生前基本生活,又考虑到群众的身后抚恤。
制度对接体现兼容性。充分考虑钟祥17万农民在外务工的实际,在统筹兼顾各项政策,保障各类群体利益的前提下,探索确定了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办法,方便农民在农村和城镇之间自由流动,解除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农保服务网络
加快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投入10多万元,组织自主研发新农保信息管理软件,建立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所有参保对象基本信息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并实行农保、财政、银行三家和市乡两级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建立社会保障卡管理制度,参保农民一人一卡,凭卡即可在全市范围内查询信息、缴纳保费和领取待遇,实现查询、缴费、领取社会化,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方便了参保群众。
加快标准化平台建设。在全市各乡镇分别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坚持“整体规划、统一建设、综合配套、适度超前”的原则,市财政投入278万元,帮助乡镇人社中心兴建特色鲜明、整齐划一、功能完备的综合服务大厅。
加快专业化队伍建设。根据农村人口规模,通过划转调剂、社会招聘两种渠道,配备乡镇人社中心经办人员92人。目前,钟祥新农保专职经办人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学历都在大专以上。
服务管理制度化。坚持“环节从简、办理从快”原则,制定了《新农保经办流程》、《新农保经办人员守则》等规章制度,明确管理服务要求,规范业务操作程序,限定业务办理时间,实行参保登记、信息采集、核定缴费、待遇审核等各项业务“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农村群众只需到农保服务大厅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全部业务。
基金管理规范化。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在市财政建立新农保专户,参保缴费实行一人一票,交费委托邮政银行金融机构办理,发票由财政部门出具费税发票,实行农保核定、银行代收、财政收付,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管事不管钱、管钱不管事,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
建立运转高效的新农保工作机制
建立目标控管机制。钟祥市政府同各乡镇签订新农保工作目标责任书,把新农保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提出明确工作目标,年终严格考核结账。对年底工作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一律取消年度评先资格。通过政策激励、目标控管,落实奖惩措施,确保新农保工作突破推进。目前,钟祥市已有农民参保34.75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6.7%。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市、乡两级分别成立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层层落实包村包点责任制,实行市领导包片、新农保成员单位包点、经办机构和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负责搞好新农保政策宣传、参保服务、督办指导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将新农保工作纳入各部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内容,整合农村工作力量,共同做好驻点村组新农保工作。
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广泛采用媒体播报、资料发送、专栏发布、专班宣讲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新农保政策,让广大农村群众尽快认识和接受新农保,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参保热情。
建立联保帮保机制。大力推行家庭联动参保,提倡“子女先参保缴费、老人后享受基础养老金”,以促进青壮年农民自觉参保。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对经济暂时困难的对象,按最低缴费标准帮助其参保。同时,还积极动员农村经济组织、农村能人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农民参保缴费。
(作者系钟祥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