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无锡市副市长华博雅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平衡,尤其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得很不够。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强化机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水平,尽可能使全民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保障覆盖面还需扩大
全国政协委员刘迎龙说:“百姓最关心的是我有了病该怎么办?能报销多少?今年的报告上来就讲‘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确说新农合补助标准要提高多少,20类大病怎么保障,这些都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非常相关。”
针对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提出:降低农民个人缴费比例、提高参合人员住院补偿受益率、扩大农民参加新农合人数等建议。同时建议所有村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应全部建立互联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民健康“一卡通”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表示:“现在上海正在逐步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围,其中就包括了医疗保险等保障,有效减轻流动人口‘漂’在异乡、心中没底的感觉。当然,我们也非常希望随着制度的完善,能逐步缩小待遇水平的差距。‘广覆盖’之后,通过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和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等举措,将基本医疗保障网编织得更精密、更牢固,是今后的方向。”
逐层帮扶提高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现在县医院要想要一个本科生还没有过去容易。卫生部推行职业医师考试,医生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只按照30%比例进行执业资格认定,是否过于苛刻或有失公允?现在基层医院医疗任务很重,有的科室长期处于难以安排正常班次的状态,应该对职业医师考试制度进行切合实际的修订。”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说,县级医院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体。因此,强化县医院的力量是这次医改的一个中心工作。国家为此拿出大量资金加强县医院建设,取得了成效。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到58.2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了17.2亿人次,增加了42%,这部分增加的病人中以农民占绝大多数,主要都是由县医院给消化掉了。“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县级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有责任帮助下级医院培养医师,提高他们的水平。因此,像我们这些公立医院,现在每年都要接收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来自基层医院的医生。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他们来这儿全是免费,这就是公立医院的责任。逐层帮扶是一个好的办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说,县级医院在整个医疗服务的环节当中,多年来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县医院担负了农村重要的卫生医疗机构的职能,县级医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以农民为主,加强县级医院的建设,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推进改革,就要来探索管理结构的问题,这样的公立医院究竟是什么样的管理结构,它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公立医院机构要改革,国家得增加投入和增加覆盖。同时,特别是适合于要多元化办医,因为一个县城里覆盖很多农民的,现在县医院的资源远远不够,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就应该增加优质的医疗资源。一是把现有的县医院医疗资源优化,提高水平。二是要采取多途径投资,比如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和政府资本共同参与,只有投资多元化才能把事业干得更好。
为百万“赤脚医生”解除后顾之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表示,乡村医生虽然职业是医生,可身份却是农民,他们退休以后存在没有医疗保障、生活保障的问题。在县乡村调研中,他们发现村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村医没有正式的编制,同样是在农村,给牲畜看病的兽医有国家正式编制,有学历层次的要求,而村医没有。第二,村医缺乏继续教育,没有技能培养,未来的事业发展方向没有着落。第三,村医的收入仅相当于他所在村的平均水平或者略低一点。
陈仲强建议,大力加强村医队伍的建设,国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应该给他们解决国家的正式编制,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要有合理的政策激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李立明委员说,乡村医生来自农村,自身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在乡村守护着百姓安康。但现实是,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拿到国家的职业医师资格或职业助理医师资格。绝大多数乡村医生呈现“半农半医”的生活状态。正因为他们是农民的身份,年老后又得靠种田去养活自己,对他们来讲非常困难。粗略统计,这样的乡村医生有近100万人,建议国家尽快制定相应政策,对这些人进行专业化培训,拿到国家承认的行医资格,使他们能老有所依,这样广大农村地区才能拥有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医疗卫生队伍。
李立明表示,我国村医队伍仅百万人,村医应该纳入到乡镇卫生院的统筹管理,使这支队伍真正做到有后续的补充,达到一定的资质,有不断的指导和监管,真正形成县乡村系统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网络。
代表委员们建议:政府在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上实行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带动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职业资格标准,杜绝非法行医。让农民群众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责任编辑 杨嘉 范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