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暑期工:接到馅饼还是跌进陷阱?

2015-07-31 15:31:2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又逢暑假,微信朋友圈、QQ群、校园贴吧、招聘网站等都在不间断地发布各类面向在校大学生、中职生的招聘实习或暑期工的信息,工作内容基本涵盖各行各业。

然而,高校暑假开始至今半个月内,记者接获30多宗关于暑期工招聘虚假信息或蒙骗劳动力的投诉,当中不乏知名的企业。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和实习机会,对急于社会实践或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来说,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被骗的保证金

随着暑假的到来,不少大学生甚至中学生都希望利用假期赚点外快;廉价、素质相对较高、涉世未深、听话,这些特质也使得暑期工、实习生受到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热情欢迎。

记者在QQ群搜索栏里输入暑期工搜索,均能看到大量的活跃群。仅在广州,就有96个群,几乎每个群内的人数都接近上限,排名靠前的几个群上限皆为2000人。在各种招聘网站,暑期工、实习生的招聘信息也是层出不穷,招聘的工作涵盖诸多职业。

但在这些招聘信息中,不少学生工面临的往往是被恶意欠薪、修改工时、“挂羊头卖狗肉”等陷阱。从7月10日大中院校放假以来,南方日报接获30多宗相关的投诉,有的甚至打着知名企业的牌子。

“我们3人一天班都没上,就被骗走了600元的保证金。”仍在江西读高中的小严致电南方日报,向记者讲述了她的遭遇。今年暑假,表姐小罗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则招工信息,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大型国企“中兴华为通讯”正在招聘暑期工,每月2300元的工资。“国企、无需交付中介费、随时上岗、高薪”,在这些诱惑下,小罗便和她及一位同学联系了网上的招聘人员。

7月3日,招聘人员通知她们到龙岗区横岗地铁站B出口碰面,小严一行3人如约到达指定地点,一个自称是“中兴华为通讯人力资源部李小姐”的中年妇女已经在此等候。“当时她让我们交个人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了”,后来其称公司担心暑假工无法上满两个月,便向她们每人收取200元押金,等到暑假工作结束后再返还。

由于求职心切,3人当场交纳了600元现金。“收到钱后,说让我们等电话通知就离开了,也没有给我们开具任何凭据收条。”随后她们意识到被骗了。

事后小严与招聘网站交涉,网站工作人员却要求她们,只有提供证据证明被骗情况属实,才撤销这条招聘信息。

据了解,尽管每年都有暑期工被骗的案例,但仍抵挡不住学生前赴后继地寻找各种暑期工种的热情。

工作“不见了”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投诉涉及用人单位的“临时变更”,当中包括工时变更、工种变更,让许多学生硬是吃了哑巴亏。

“工作了一个星期后,他们才告诉我实习生没有工资,但这与刚开始许诺的并不一样。”大二吴姓学生向南方日报记者反映,她想利用假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在互联网比较一番后,她锁定了某国企通信公司在茂名的营业厅,“面试时说有一定补贴,想着既能学到东西也能赚点钱,所以很放心”。

7月20日实习生活正式开始后,小吴做的主要都是一些杂活,常常加班加点,但没有任何人与她提及过加班费。于是,她去财务部门询问,才被告知实习生没有任何工资或补贴。“我们部门一共有7名实习生,做的工作也不比正式员工少,加班时间多又没有任何补贴,还学不了什么东西。”

珠海籍大三潘姓学生听说某知名企业暑期短工待遇丰富,每小时16元。于是还没有放假就到该企业咨询应聘事宜,被告知所企业的暑期短工由中介公司负责招聘。结果,小潘找了好几家中介公司才找到名额,“但却被告知每小时9元”。小潘说,为了能尽快赚到钱,他和几个同学便与该中介公司签了合同,其中约定工作时间为7月11日至8月28日。

到了该知名企业后,他和同学被安排到厨房打杂。7月21日,该知名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通知他们被解雇了,之前的工资由中介公司支付。于是,小潘等人找回中介公司,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却几番推脱并未给予正面回应。截至记者发稿时,该中介公司的答复仍然是“目前还在积极解决中”。

“这就像找到的工作不见了,不仅钱没有,连工作也没有了,一点保障都没有。”小潘说,很多同学都对被骗感到无奈。

“那些学生仔不同成年人,社会经验少,没有什么维权意识,被工厂欺负了都不知道怎么讨说法。”东莞某企业一名招工代表透露,不少企业在招收普通工人时,并不排斥顺带招收暑期工,主要是廉价、素质相对高,而且基本没有人力成本。

随着互联网的越发普及,劳务中介、用人单位已经透过网络直接进入每个有暑期工需求的学生个体末端。由于互联网存在匿名性、隐秘性等特质,很多学生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判断招聘信息是否“货不对板”。

以广州为例,记者分别在赶集网、58同城网、1010兼职网上搜索兼职,检索结果有几百条,待遇优厚。但当记者按照联系电话询问详细信息时,无一例外都要求先去中介机构面试,“带上身份证,不需要简历”。

暑期工艰难维权

既然受骗案例层出不穷,学生们为什么不维权?在不少报料电话里,电话线另一头焦急的声音里所透露的无一不是对暑期工维权毫无头绪。

大学4年几乎每个暑假都打工的暨南大学研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大部分人打暑期工都会多多少少被“揩油”,比如说好1500元的,到手可能就只有1000元或800元;有的是先不发工资,让他们拿发票去换;有的拖欠一年半载也不奇怪。

“确实有学生打听过暑期工欠薪维权的,但真正打官司的没有遇见过。”记者向律师咨询时被告知,由于维权成本过高,学生或家长往往在咨询后就放弃打官司。

“遇到不给工钱或者长期拖欠等情况,最快的解决方式是去找劳动监察大队,请求他们帮助解决”,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记者。

律师说,假设一切都顺利,案子赢了的话,也许就能拿回一两千元的工钱;如果输了,除了赔上精力,还要负担好几百元的诉讼费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劳动法》中也没有明确关于暑期工、实习和勤工俭学的法律条文。与此同时,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同时,无论是实习还是暑期工均可视作大学生挂靠用人单位学习,即,学生主动请求用人单位给予学习机会,用人单位提供资源进行培训,因此双方不属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予工资。

尽管这样,受访律师提醒学生,“要注意须先签订一份协议,里面必须包括具体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报酬等”,“如果不得不交费用时,一定要求对方给你开一个盖有公章的收据,明确这笔钱用来做什么”。

律师表示,暑期工协议其实是“劳务雇佣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如果发生了纠纷,该争议也不同于“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或仲裁,但能以普通民事诉讼的形式主张权利。

尽管学生暑期打工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但是毕竟属于用工的形式,劳动保护部门应对这些企业进行管理。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向法院提出诉讼,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供举报。

警方提醒

◆学生找暑期工,如果要通过中介机构的,一定要看其是否有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原件,办公地址是否与证件一致。

◆一定要求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过程中,要注意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违法的行为,是否有危险性等,证件切勿随意让人使用,同时应当事先和用工单位谈好薪金、工作时间,要保存好收款收据、推荐函等材料,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人身安全或者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也可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或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记者 金祖臻 谢苗枫 实习生 陈利城)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