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青少年在比赛中。邵剑平摄。
这几天,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秘书长游松辉很忙。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正在举行,联盟负责组织竞赛,大伏天里,他经常上海中学和位育中学两头跑。
这也是联盟成立三年多来,第一次参与组织如此高规格的校园足球赛事。在游松辉看来,这样的国际邀请赛除了中外小球员比一比“脚头”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和国外同行进行面对面交流宝贵经验。
差距不止在场上
今年邀请赛,12支U18男子足球队分别来自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斯洛伐克、喀麦隆、西班牙和中国,其中不乏将输送到巴塞罗那、法兰克福等大牌俱乐部预备队的“好苗子”。
结果在预料之中:代表中国参加此次比赛的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的四支球队,都未能从小组赛突围。相比比分,大家更为关注:成绩背后,不同国家开展校园足球的理念和做法。
逐步增加比赛密度
“德国、西班牙的孩子,一周至少有一场高强度的比赛。”游松辉说,“国外球队教练告诉我,几乎每个在校的学生都喜欢足球,学校足球氛围很浓郁。”
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也在逐步增加比赛密度,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可以踢球。如今,联盟共有球员总量近万人,每年举办2000场比赛,赛事历时近9个月。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赛上,组委会有了不少创新:按照国际惯例把9至18岁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细分,赛事场次扩大到159场,较2014年增加一倍多。
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丁力说,这次国际足球邀请赛打开了一扇“窗”,让中国看到了世界校园足球‘高原’的发展现状,找到差距,取长补短。比如加强专业足球师资力量的培养。据统计,专项足球教师目前只占联盟学校所有体育老师的41%,如需配齐还要近600名足球老师,缺口不小。
“当然校园足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看到了方向,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游松辉说。(记者 龚洁芸)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