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东北大学举行了文科专场招聘会、大型发展咨询会、职业规划与发展系列活动、夏季招聘会、暑期实习生招聘会……“就业季”系列活动引燃了大学生的职业热情。东北大学以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为先导,以拓展就业市场为重点,以优质贴心的就业服务为保障,为毕业生架起了高效、高端、高质量的“就业高铁”。
踏上“高铁”,得益于“个性定制”
高铁是高新科技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的高端产品。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和成套工程技术,使中国铁路成为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针对北方地区的寒冷环境,高速铁路的建设要想突破严寒束缚,在高寒中平稳运行,则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高寒高铁正是为北方铁路交通所做的“定制”模式。
在东北大学,自学生入学起,学校就为他们登上“高铁”准备了一张“定制”车票。个性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对其成长发展表现出了多样性的需求。如何找准职业目标,发挥专长,增加职业竞争力,东北大学为学生量身订制个性的生涯规划,让学生在不同的平台大显身手。
作为求职大军中的一员,材冶学院硕士生郑朝振无疑是幸运的。郑朝振的“幸运”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刚步入大学就奠定了。郑朝振刚入学时就参加了“感受成长——走进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正是这些先进典型的激励,让我在榜样的力量的指引下,明确了目标和方向。”7次一等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5篇国家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他的好成绩让一年以前来东北大学招聘的老师印象深刻,并被直接“预定”。大学期间,郑朝振通过就业专家、知名企业高管传授的“就业经”,对就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就业不是‘无师自通’的,需要教育和引导,大学里的就业教育让我对所学专业更有热情,更有信心也更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在日照钢铁、南山铝业、宝钢国际、中国瑞林等多家企业和设计院的实习过程,让我明白科研是我的强项,这与我现在签的工作很契合”郑朝振如是说。
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求职心态,东北大学建立了分年级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满足个性成长需要。全程化、专业化的教育与指导队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手段,就业与培养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将职业“压迫感”与个人的发展预期尽早对接,提前着手职业规划。
学校建立多维度发展指导平台,满足学生的“任性”发展需求。课程指导平台依托“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课,结合网络课程教学、“吉讯大学生职业能力”系统测评等数字化教学方式,实现课程教学网上网下灵活互通;活动指导平台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素养,开展“职业成长工作坊”、“百家名企校园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之星评选”、“国外高校项目推介会”等分类指导活动;咨询辅导平台通过网上在线咨询、电话咨询、大型咨询会等形式,开展个性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生涯发展和就业方面的困惑。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也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提前进入“职业状态”。
“大一大二是生涯发展规划的关键期,在学校的各种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和实训活动中,加清晰地了解了企业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清晰的预判,也开始有意识的积累工作经验和职业资本。”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王沁涵在大学一直都没闲着,多次参加全国软件设计大赛、东大创行Enactus团队的项目总监、沈阳某创业公司软件工程师……他的“不务正业”得到了老师的支持,“为了参加比赛,老师特意给我开‘绿灯’,还给予我技术上的指导”。2014年3月,他参加了阿里巴巴春季实习生招聘,9月就拿到了阿里巴巴的正式offer。“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才让我有足够的实力获得这个职位。”
开拓市场,让“高铁”随处可停
高铁四通八达,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除了速度快以外,关键是畅通了始发站和终点站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就业工作中,一个个站台就是一家家用人单位。如何联系好、建设好、沟通好站台与学校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为保证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东北大学积极推动“学校、学院、专业(类)”三级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在完善地区政府、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协会等战略型就业市场开发与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学院(部)、研究所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深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毕业生就业特点,通过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校地校企科研产业、人才培养合作、教师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有效实现岗位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对口”和“可心”的就业资源。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熊晓梅告诉记者,“拓展就业市场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让每一名毕业生都拿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通行证’。”2014年秋,宝钢集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东软集团、中建、松下等世界500强、央企、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从九月初就点燃的揽才大战,给2015届毕业生带来了难得的高质量就业资源。2014-2015学年东北大学累计召开招聘会70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3400余家,提供有效岗位需求43600余个;为1220余家用人单位发布网络招聘信息。
在东北大学冶金馆草坪前伫立着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2014年捐赠给学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这一模型不但象征着伟大的航天精神永驻东大校园,也是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优质合作的体现。
多年来,东北大学以“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进分专业高端就业市场体系建设,打出了就业市场开发平台、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平台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平台相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组合拳”。2014年,学校瞄准国家战略优先发展的地区和冶金、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坚持规模与质量、有形与无形、校内与校外三结合的市场开发原则,充分发挥并不断完善三大平台的作用,“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拓展就业市场。
因为要做项目,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董安民跟随导师来到宝钢集团参加实训。这里的一切,让他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特色和钢铁冶金领域的发展环境,“通过对宝钢的深入了解,我认为这里就是我职业发展最好的地方。材料与冶金是东大的优势学科,在各大钢铁企业都有东大人的身影。有了这份专业优势和多年的积累,在双选会上,我将简历毫不犹豫的投向了宝钢。”
2014-2015年,东北大学先后与浪潮集团、中建一局等多家用人单位建立起人才培养与选拔合作关系,设立奖学金、提前选拔毕业生;与北京中关村、北京经开区、苏州、镇江等地的人才中心签订实习合作协议,建立就业实习实践基地;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IBM、GE、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知名企业和地区的百余家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实习”合作。一年来,共举办就业实习招聘活动50余次,发布就业实习岗位需求1200余个。
为了稳定就业市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东北大学每年都派出大批就业工作干部赴百余家重点单位,及时进行就业市场调查研究,发布《东北大学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并且面向大学生、校友和用人单位开展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和“社会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分别高达94.5%和99.3%。这些数据证明了东大学生不仅被需求,而且很有市场。学校还通过详细的分析和预测,适时调整就业市场建设与开发的方向,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研判依据。
强化服务,确保“高铁”准时发车
数据显示,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在8200余万人,中国发展中的人口压力依然巨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物质、素质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业压力尤为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灾区学生和就业能力弱的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中重点帮扶的对象。
为了让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东北大学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开设“绿色通道”,保证困难学生都能准时赶上“就业高铁”这班车。在深入调查、逐一了解每名毕业生情况的基础上,东北大学分类制定了七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为有困难学生提供“每生一策”的重点帮扶。如:对“硬件条件差”的毕业生组织参加能力素质拓展和就业培训活动;对期望高的加强指导和引导,帮助其认清形势,调整就业期望。通过资助路费、重点推荐、“一对一”辅导、职业技能培训与素质拓展训练等全方位帮扶,支持特殊群体就业。目前,学校2015届辽宁省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已经实现了百分百就业。
“老师的指导、推荐和学校450元的求职路费补贴,给予我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人生选择的机会。”两年前,2013届通信工程专业的王祖先在学校的帮助下,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成功签约。提及母校,她总是有诉不完的感激。
2014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于明浩家境贫困,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做校外兼职。他在找工作时曾经很迷茫,为此他预约了学校的职业发展咨询,“接待我的老师用专业的测试和多次的跟踪谈话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明确了方向。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建议令我无头绪的兼职实习经历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后来,他拿到了海尔集团和中建六局两家国内知名企业的offer。很多像于明浩这样对就业困惑或者有心理压力的学生在就业服务大厅的咨询辅导室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纾解。
东北大学的就业服务大厅自2014年成立以来,平均每天至少要接待50人次的来访与就业咨询。这里不仅有就业手续办理、咨询服务、求职资料借阅、就业市场办公、信息化应聘、查询及等候自助服务等服务专区,还能免费为毕业生提供简历制作和打印、就业协议书打印等服务,为毕业生营造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环境。
本着“学生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东北大学以“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特殊群体帮扶为重点,以贴心的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推动就业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我们通过打造网络管理服务平台、特殊群体帮扶平台和人本化就业派遣服务平台相结合的毕业生管理服务工作平台,为需求群体提供就业优质服务,助力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东北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马天威介绍说。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