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韩国光州7月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杨屾)参加光州大运会的中国代表团中,85%的运动员是在校大学生,而此次大运会,恰逢考试季,各所高校是如何平衡比赛和考试的关系呢?
李之阳,中国大学生男排的队员,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学校在考试和比赛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平衡:“我们所有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期末考试都是缓考,也就是说,等下学期一开学,我们就要进行补考,这样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战中去。”
另一位来自人大的队员张诚也表示,人民大学在政策上很支持他们:“我们平时考试,也会有一个1.5倍的系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考试只考了40分,也可以算是及格。当然,我们不会因为这个政策就不好好学习。”
相比于人民大学对待学生运动员的宽松,清华、北大就要严格得多。据北大女篮主帅马宗青介绍,北大没有给参加大运会的学生运动员任何政策,“考试和备战正好时间冲突,但没有办法,孩子们白天训练,晚上复习,确实非常辛苦,有的队员就’挂科’了,我们也在和领导商量,看能不能给孩子们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最惨的应该算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了,据记者了解,参加大运会的学生运动员,凡是因为训练和错过考试的一律重修。
北大、清华、人大,中国三所著名的高校,在学生运动员遇到考试和参赛有冲突时,采用了完全不同的三种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说,他们当然希望能有优惠政策,毕竟他们是在为国征战、为校争光,但从学校的角度上说,“学业为先”也无可厚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相对公平的政策,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既不要让运动员学生,觉得他们是特殊群体,理应得到照顾,也要对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训练中去,提供应有的便利,这样才可以促进中国高校体育更好地发展。
编辑:胡燕磊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