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汇展廊展出的“当代艺术馆馆藏展”。
艺术家黄玉龙的户外灯光装置作品《Yue Liang》。
进入12月,各地的艺术盛事也相继掀起本年度的最后一波高潮。12月3日,迈入第20个年头的广州艺博会在广州开幕。次日,“ART MO艺术澳门”也在澳门正式启程。本届博览会为期一周,由澳门文化艺术行业协会主办。博览会期间,澳门将推出“艺术澳门之旅”“艺术澳门论坛”“艺术澳门展览”“艺术澳门VIP之夜”等多项文化活动,共同使“艺术”成为澳门的城市“关键词”。
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博览会品牌,“艺术澳门”已举办两届,今年“艺术澳门”更首度从“博览会”的形式全面升级为“艺术之旅”。主办方介绍,“艺术澳门之旅”是澳门首创的全城艺术活动,致力于打造出一条涵盖澳门本地博物馆、文化艺术空间、画廊等多处艺术机构的特色艺术旅行路线,为来宾、旅客及公众呈献丰富的澳门本土艺术创作及多元文化形态。
近年来,艺术博览会与城市之间的碰撞正在形成一股热潮。各大城市新兴艺术博览会层出不穷。有业内人士惊呼:“大博览会时代”已经到来。2013年,巴塞尔艺术展落户香港,激活了珠三角周边城市的艺术氛围。当艺术博览会与城市相遇,如何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艺术澳门之旅”的尝鲜,可能为艺术博览会模式的创新带来哪些借鉴?本报记者就以上问题与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探讨。
●当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通讯员 黎智铧 实习生 梁雨晗澳门报道
1.“大博览会时代”已经到来?
“艺术澳门博览会”从2013年开始举办。对中国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年份。同年举行的首届巴塞尔香港艺术展,将艺术博览会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向新的高潮。
“艺术博览会原来只是以艺术交易为主的展会,如今,正在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艺术景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表示,但凡有国际性的艺术博览会举行之处,总能在短时间将来自全球的收藏家与画廊机构吸引而来,形成艺术资本的聚集,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全球流通。
无论对画廊还是收藏家来说,博览会都是一种高效的交易模式。据学者分析,博览会的销售额可以占到画廊总销售额的20%以上。“对藏家来说,他们可以在艺术博览会一天到数天之内,就看到来自全球的艺术家与艺术品,有的藏家一年到头都在博览会里跑。”赵力说。
今年“艺术北京”吸引到8万人次进场。据广州艺博会主办方介绍:2013年,艺博会总成交金额跨越3亿元大关,接待观众量超过25万人次;而今年刚刚闭幕的广州艺博会则取得5.5亿的现场成交额,其中VIP预展当日的成交额就达到将近1亿。
“这是艺术消费带来的力量。”赵力认为,博览会带来的经济驱动,并不只有藏家在展场内带来的交易额,一张进场门票也是艺术消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个国际级博览会,本身可以“生长”出更多的艺术项目。例如,在香港巴塞尔的推动下,今年3月开启了全新当代艺博会“Art Central(艺术中心)”。此外,“香港亚洲酒店艺术博览会”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可以说,目前整个艺术生态都已经进入到‘大博览会时代’。”赵力说。
2.从“遍地开花”到“落地生根”
“大博览会时代”改变了艺术市场的生态,大量参展商与买家的介入,也改变着城市本身的面貌。位于瑞士与法、德两国交界的边陲小城巴塞尔,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每当艺博会举行期间,前往巴塞尔的游客和参展商可以达到十多万人,甚至超出它原来的常住人口。艺博会也变成一年一度的城市节日。”赵力说。
12月2日,2015年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正式开幕。巴塞尔与迈阿密的碰撞,已成为备受业内人士青睐的一道标杆。赵力向记者介绍,巴塞尔的品牌使迈阿密从吸引退休人士的“休闲之都”,摇身一变成为“艺术之都”:“艺博会带来了高端的消费人群,振兴了本地的房地产和服务业,也使整个城市随之日趋年轻化。”
通过艺博会的设置,重新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也是今年“艺术澳门”更新换代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主办方特别开发一条“艺术澳门之旅”线路:活动印制6万份“艺术澳门地图”,发行于遍布港澳地区的1000余个派发点;而登录“艺术澳门”网站或官方微信的观众将成为“艺术之友”,凭“艺术之友卡”可在活动举行期间免费搭乘“艺术澳门之旅”巴士,穿梭于澳门极具特色的各类艺术机构及历史景点,深入了解澳门当地的艺术和人文环境。
巴塞尔艺博会让隔海相望的香港成为当前艺术品交易的热门城市和艺术社交目的地。香港取得的成功,也给澳门的艺博会带来压力。在不少游客心目中,澳门仍然只是一个以博彩业闻名的城市,但在赵力看来,澳门也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作为葡萄牙曾经的殖民地,澳门不但有欧洲文化的遗存,也有大量非西方文化元素,它的文化多元性不亚于香港。”
“遍地开花”的博览会也蕴含着同质化的危机。赵力认为,博览会只有在本土文化“落地生根”,才具有持续的生命力。人们对博览会的评判标准也应该从展会扩展到城市。
赵力表示,“艺术澳门”未来希望通过能推广更多与澳门本土文化深入结合的项目,例如与“一带一路”议题相结合,使更多澳门蕴藏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激活。
3.让城市艺术空间“活”起来
今年广州艺博会取得5.5亿元交易额的高价,然而,发展了20年的艺博会在广州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艺术与城市的发展,却引起了舆论的质疑。有网友“吐槽”,博览会没有对工艺品与艺术品加以区分,低端的“行货”充斥展场令观众失望。
记者则在现场发现,尽管移师琶洲的艺博会虽然使展场空间变得更大,但相对广州整个城市空间而言,艺博会的“存在感”依然很低,与主办方声称25万人次的客流量形成鲜明反差。
“目前,国内不少博览会仍然停留在这样的思维里:开幕式结束了,展览也就基本上结束了。这样的艺博会浪费了金钱和时间,却走不进市民心中,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间艺术院秘书长陈劲佟表示。
与澳门相似,广州同样有不少艺术团体与机构散布城内。广州东山一带就有不少历史建筑,被开发成各种别具风情的艺术空间。逵园就是其中一个典型。2012年初,在4个年轻人的承担下,这座有着90年历史的旧建筑重获新生,变成了一座艺术馆。然而,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空间,通常都被排除在艺博会的视野之外。
实际上,无论在内地还是港澳,艺术一向都是“烧钱”的活儿,艺术空间也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澳门总监何健宇指出,尽管澳门一年有3000多万游客,但真正的艺术团体却难以从中受惠:“许多游客到达澳门后,都会直接被免费大巴点对点地带往酒店。即使是那些只有一街之隔的艺术馆,也不可能被游客光顾到。”此外,昂贵的铺租也迫使艺术机构远离城市中心,被日益边缘化。
今年的“艺术澳门之旅”路线图,正尝试从这种困局中突围。主办方引导游客前往本地艺术家集中的地方进行游览,包括各种画廊和创意园。“其实,这种模式既不会让艺术家们增加太多负担,也能给政府带来额外的社会效益,还可以用来弥补艺术空间平时产生的亏损。”陈劲佟表示,通过文化旅游线路盘活艺术空间的模式,同样值得广州尝试。
“不过,像广州小洲村这样的空间,本身并非旅游点,又受到租金等因素影响,艺术家的流动性大,难以进行持续的培育。”陈劲佟指出,澳门的模式得益于其发达的旅游业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投入的负担。而对不具备这种资源优势的广州来说,如何使艺术空间融入本地市民生活,与之建立更紧密、稳定的联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