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难忘老家石柱岩

2017-02-03 16:33:57  作者:冉亚清

石柱岩矗立在海拔1000米的绝壁悬崖上,这里不仅有上好的富硒良田、珍稀植物红豆杉,而且还拥有大片红色薄皮马尾松、优质云杉(本地杉)、纯香侧柏(柏树)、落叶红枫、化香、青杠、山茶花、杜鹃花等多样植物品种。这里叠峰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茂密,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悬涯仅一处陡壁的羊肠小道可至上而下,因而有如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之美景。这就是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的那个乐园般的农村老家——石柱岩。绝壁悬涯半山腰处有一直径3米多、高5米多的一根天然圆石柱,石柱岩便因此而得名。且有老人传言,此岩也是石柱的县名来源之一。
上个世纪,石柱岩住着同一祖父下来的4户人家,有叔父、婶娘和兄弟姐妹22人,与同村其他农户相比距离较远,更是离石家乡场最偏远的农家之一。虽然远离集镇、交通不便,但这里土地肥沃,水草茂盛,物产丰富,冉氏家族男女老幼不离不弃,凭着年轻力壮及对家园的眷念,坚守在石柱岩这片美丽富绕的沃土上,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脸朝黄土背朝天,睛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

老家那小木屋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小,清澈的溪水终日不停地欢快的从家门口淌过。儿时,奶奶常给我讲:溪水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一条很大很大的老龙口里吐出来的,老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听到这里,我总要向奶奶撒娇,“我要夜明珠”。

儿时,我常常听老人讲,石柱岩下面的东向坪原来是石柱县城的首选地。传说,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在选址修石柱土司城时,骑着战马由北到南遴选,从毗邻万县(今万州)的临溪出发,沿途经王家坝、石柱岩东向坪,马到东向坪时就不走了,她想,马不前走,是否可以在此建城?便叫手下挖此泥土一碗,过称不足一斤,但比临溪、王家的要高得多。初心在此修石柱城,加上东向坪右后方有一高高的石柱子,作为象征性的标志,柱子由此得名石柱岩。可是到了第二天,休息的战马不是再休息,而是继续前行,一路走到今悦崃镇的古城坝,马到此坝,就再也不走了,秦良玉又经挖土称泥,得知此地泥土比重比东向坪的更高,也就定址于此。传说归传说,因查史料得知选址古城坝不是秦良玉所为,而是其丈夫马千乘的石柱马氏土司官始祖马定虎,与文官同知陈温的初衷。但传言为何要说是秦良玉呢?我想,是前人羡慕、赞美秦良玉的远见卓识罢了。但东向坪是从西沱起、上王家坝,到石家坝、黄水坝、冷水(枫木)至湖北湖南的巴盐古道的必经之地,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今都还印记在人们心中。

长大成人后,离开了那日夜奔流的小,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奶奶,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当上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西藏高原,天山脚下,或是在浩瀚无垠的大戈壁,我都会想起故乡的小,和那颗夜明珠。

5年后,结束了从军生涯,又回到偏僻的老家,回到小身旁,我要实现童年的梦想。

终于,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勤劳淳朴的土家村民,历经3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凭着一双双粗糙的手,筑起了安子沟水库,于1987年又建成了落差640米的高水头发电站。当水轮机飞速旋转,明珠缀满土家山寨的时候,我来到奶奶墓前,默默地向她老人家倾诉,奶奶,我得到了那颗夜明珠。

儿时的老家石柱岩,沒有外姓人,三栋土木或全木结构青瓦房,家族人气旺盛,团结和睦,看似冷清,却又显得很热闹,那是我们的乐园。

春天,房前屋后各种果木开花,让人在万花丛中然自得。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开绚丽养眼,花丛中蜂蝶飞舞,浓淡相宜的花香总让人似醉非醉、心中烦恼随之而去让人沉沦在轻松、快乐、惬意的状态之中。天还没亮,儿叫个不停,把小花狗搅得心烦,急得对着果林一阵乱叫。成群的燕子从南方回来了,春雷把从天上洒了下来将屋上青瓦洗得干干净净。

天,桃子熟了,李子红了,想吃,就守在树下吃饱、吃够、吃个痛快。从仲夏到深秋,各种果实就跟排好了队似的让人随意享用,这时的口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夏天是多雨的季节,天像破了一样,雨下个不停,雷雨夹着大风吓得我们东躲西藏。整个夏天我们不穿鞋,越热的天气我们越是不沾家。父母要是想找也很容易,不是在小溪里游泳,就是在山间采野果。

秋天,大雁在天上飞着,荷花在荷塘中绽放,田里的水稻金灿灿的。中秋月亮在屋顶上挂着,圆圆的。中午时分,知了在树上鸣叫。夕阳西下,我们骑在牛背上回家。

天来了,整个老家显得寂静了,燕子也飞回南方去了,寒风从屋顶刮过,老人早早地穿上棉袄。我们这些孩子呢,就盼望隆冬大快点来到。大雪纷飞的天气,水库中、池塘里都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雪地成了我们的天堂,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冬天的老家是一个极美的银色世界。

老家很大。几间大瓦房,屋的正面开着两扇大门,门口是一块平整的大石坝(仅每年收割庄稼晒粮食用一下),远眺前方,巍峨的方斗山横贯南北。木屋前与悬涯间是形同蛟龙的水稻田,这里海拔适中,土壤肥沃,不仅产量高,而且产出的大米香扑鼻,米饭味美可口。屋后是大片竹林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林中画眉、杜鹃、竹鸡、野鸡、红腹锦鸡、松鼠、土猪、野猪、野山羊等珍禽野兽比比皆是,穿梭于密林深处。

老家是我们儿时最好的游乐场,和兄弟姐妹们捉迷藏的时候随便往哪个草垛里一钻,保准对方找不到自己,于是胜利就这么轻而易举,真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自信是不是儿时“成功”、“胜利”的次数太多而形成的。

老家不仅地方显得很大,地上长出的东西也很大。老家养鸡是散放的,下的鸡蛋比城里卖的的鸭蛋还大。这些鸡每天在房前屋后随意走动,啄几口嫩草,吃几条小虫,食物消化后的排泄物又成了地上最好的有机肥。多病的老妈就吃力地把这些空地翻挖一遍,撒几粒菜种或栽下几株瓜苗;于是春天就可吃到鲜嫩无任何染的黄瓜和南瓜,夏天就整篮往家里提西红柿、南瓜、地瓜等瓜果,秋天把大冬瓜竖起来和我比高矮。

老家很大,更大的是老家的胸怀。儿时我折断过叔叔家果树的树丫,偷吃过别人家先熟的甜高,小时候的顽皮和恶作剧我永远都记忆犹新。但老人们从来不记我小时候犯的错误,只要谈心拉呱,他们就会说我小时候就是多么的乖巧、聪明、懂事,那时候他们就断定我将来一定能“发达”。爷爷经常帮远近的病人扯草药,不分天晴落雨,都不讲价还钱,从没看到他收过药钱。他一有空,就给我们讲孝子故事、爱国故事、成才故事、守法故事,让人刻骨铭心。父辈几兄弟常常到远近的丧事人家打锣鼓,不分农忙农闲,都有请必到,从不高抬十驾。严父先前教私塾,至今还有不少老人是他的弟子。帮人写对子、做祭文读祭文,也是随请随到。尽管他们都已作古多年,仍然有人提起他们的好处。老家老人们传递的这些宽大胸怀、高尚情怀,多年沉淀的优良文化始终定格在我脑海里。许多年来,我一直拿农村的那个家当作自己的家,还把老家的叔、三婶、看作自己最亲的亲人但老家的人永远都真心的把我们这些经常回老家走走、看看的人当作家里的孩子。每次回到老家,他们总会把自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花生、大豆、绿豆等土特产塞满我的背篓,成熟的第一批瓜果总是先送到我的新家。老家的山水、老家的草木、老家的人们、老家的文化一直是我常回家看看的情缘。

离开老家已经近20年了,常常想起童年的回忆,往事的回眸,虽然那时候都在困难中度过,但老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倍感亲切。每次回老家我都带着相机,拍很多照片回来,存放在电脑的图片收藏中,每当我想念老家的时候,我都会打开电脑,点一下鼠标,把照片翻出来看上几遍。对于自已的故乡老家,虽然沒有外界的繁华,却有着家乡人的善良纯朴,老叙这抉不起眼的小地方,却实实在在的记录着几代人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老家、童年亲情、欢笑……老家不老,她给我留下的记忆永远崭新如初。老家很美,关于她的记忆像一杯清泉,时刻都在浸润着我的心扉。岁月不绕人,许多年来,仍沒有公路。受交通的制约,全凭肩挑背磨,留守在家的父老兄弟,终究摆脱不了贫困,空有一腔热血,几户人家被迫背景离乡,移居黄水、石家、王家等地。如今,上好的富硒田土已变成森林,惟有那3栋老屋日夜孤独地静守在那块山青水秀,美丽富绕的土地上。

老家离我不远,如今,那里虽然一片荒凉,人去楼空,但每过三两个月,我都要回去看看她,因为老家还是我的家。


作者冉亚清: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迎宾北路56号

电话:13272582016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