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回老家,看到乡里的电影队正在扯银幕,架设备,我知道今天晚上要放电影了。虽然没去看,但勾起了我小时侯看乡村电影的许多美好回忆。
那时,每个乡都配有一个电影队,一条机动船,一套设备,两三个人,轮流转,就能把全乡的电影文化消费给包下了。村里没通电,电影队就用小型汽油发电机发电,闻惯了乡野泥土和青草气息的鼻子,加上是一顿文化大餐上桌之前飘出的“香味”,发电机散出的汽油味一点都不刺鼻,还感觉特别好闻,天天闻才好。
村里文化生活匮乏,夏天除了悠悠摇着蒲扇,纳凉,拉拉呱,偶尔会说书的人说两段,唱淮剧的吼两嗓子外,大都在漫长而炎热的无聊时间里度过。一听说,那天放电影,我们的心就活泛开来,充满着期待。大家奔走相告,焦急地盼着这一天到来。待消息确认,电影船“突突”地开着挂机队进村了,我们一早就搬着长板橙放到学校的操场上,去为大人们占好位置。生怕去迟了,家里人站在后排看电影,视觉效果不佳。如果哪天真的这样,大人们会怪我们这些小孩吃饭没用呢。
每次放电影,大都是先放一部新闻纪录片,算是暖场,声音响起,人们便陆陆续续向电影场聚集而来。等放完了,才放1-2部正片,有的时侯是样板戏,大都是战争题材的影片,基本上没有外国片。在换片的短短空隙,电灯亮起,飞虫乱舞,我会发现里里外外都是人。大家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到靠后的放映桌上,欣赏放映师熟练地取片、绕片,就觉他特神特有派,直至重新开机才松口气坐下。有些不安稳的伸出手指或又站起,这时屏幕上出现了杂乱的影子,后面的人就高喊“快坐下!”,随后一切恢复正常。
彼时,电影没有现在这么多,翻来覆去的放,也就十来部,但对我们幼小的心灵已有了一些启蒙,有些影片都百看不厌。一听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五角星光芒四谢的片头,以及强劲有力的音乐,我们便激动万分,兴奋无比。《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题材的影片中,打鬼子的情节,更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长我们的志气。电影《决裂》中举起长满老茧的大手,并决绝地回答“这就是上大学的资格”经典台词,更是加深了我们扎根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信念和信心。
在本村看电影令人期待,到外村看电影也令我们向往。只要听说邻村今晚放电影,我们都要相约徒步几里,甚至10几里去看,或者跟大人们集中乘船去看。即使腿子跑酸了,叫渡船过岸麻烦,甚至一不小心陷进泥潭里,也在所不辞。一到外村的电影场,听到熟悉的电影声,便兴奋起来,不能自制,忙不迭找个位置坐下来看。你还别说,费了这么大事,看了短短的一两个小时电影,觉得很值。
后来,随着电视、电脑陆续进入普通百姓家,长大到外面上学,乡村电影已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偶尔有农家遇上老人生日,儿子考上大学,也会自费放场电影,渲染一下无比喜悦的气氛,传承乡村淳朴的风俗,也觉得蛮有意思和品味的。乡村电影像一位无名英雄,曾寄托生活在那个特殊年代的人们多少梦想,给予生活贫困和寂寞的父老乡亲多少欢乐。她虽远离我们,但却永留在心中。(范全诗)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