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小香菇让秀里村摘掉“臭”帽子

2014-09-17 14:20:48  来源:辽宁日报

“孟小子家的香菇卖了20多万,净赚12万多元,真是发财了!”随着消息的逐渐散播,这些天孟兆奇家的香菇大棚里可热闹了,天天都有人前来“取经”,寻求致富门路。

孟兆奇是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秀里村农民,其实秀里村原名叫臭里头村,可能是为了好听,才改成秀里村。不过名能改,生活状态却不是说改就改的,“后进村”的帽子始终没有摘下来。

孟兆奇是村里头脑比较活泛的,他早几年就开始从事香菇种植。“鼓捣这玩意有年头了,可能因为规模小、技术差的原因吧,一直没见啥效益。 ”孟兆奇也曾想着扩大规模或外出学学食用菌种植技术,可因为“囊中羞涩”,始终没有变成行动。

改变始自去年。为了促进秀里这个后进村转型升级,能力强、头脑灵的镇纪委书记潘东辉被派到村里任支部书记。“村里的水和森林资源都极为丰富,气温也比全镇平均值高出5℃,这些都是发展食用菌和干坚果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把这么好的资源变成财富,真是白瞎了!”潘东辉一来就盯上了孟兆奇,鼓励他带头搞香菇种植。“钱和技术的事你不用管,村里办。”

话说得斩钉截铁,事也办得雷厉风行。很快,食用菌种植方面的科技能人就不断来到村里“讲经解惑”。一个个种植难题经过面对面交流被解除了,一项项种植新技术经过现场演示被熟练掌握了,孟兆奇对香菇种植的前景从未像此时一样信心满满。 “咱自家搞致富项目总不能全靠村里吧,所以我也下决心自费出去走走,学习学习。”孟兆奇先后到过许多地方参观,吸取同行经验,并不断创新种植技术。

技术有了,可资金咋办?这是让孟兆奇最头疼的事。“潘书记帮着联系了县扶贫办,利息可比信用社低多了,年利才5厘。”孟兆奇一下就种植了1.7万袋香菇,让他收获了从未有过的喜悦。

今年,在解决了技术服务、资金帮扶“两难”的前提下,秀里村的农民共种植香菇35万袋、滑子蘑6万袋,产值超过470万元。村里还成功试种了100多亩大榛子,明年要大面积推广。“今天的臭里头村才真配得上‘秀里’这两个字。”孟兆奇面带笑容地说。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