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其中的“菰”就是高笋。近日,在璧山区福禄镇红山村田地里,有的村民背着背篼收割高笋,有的为收下来的高笋剥皮,有的准备装筐外运,处处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笔者了解到,今年该村高笋种植面积虽然没有增加,但家家户户喜获丰收。与往年相比,每亩高笋产量增加了30%左右。
村民雷永富种了15亩高笋,今年平均亩产3000斤左右。而在去年,他种的高笋每亩只能收获2200斤左右。“多亏专家带来的高笋移栽换种方法,产量一下就提上来了。”雷永富高兴地对笔者说。
“专家让我们将种植几年的高笋‘挪窝’,换了块土地种植后,产量明显提升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昌水告诉笔者,为帮助村里的高笋产业发展,为种植农户牵线搭桥,村里请来专家对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了亩产量。
高笋生长病虫害较少,种植期间管理成本不高,村里80多亩高笋今年都迎来了丰收。“要在往年,高笋丰收了大家也要愁销路,今年这些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雷永富说,高笋销售主要依靠主城大型农产品市场,但要从福禄镇将高笋送过去,运输成本较高。
在镇里的帮助下,他们与一个叫周德斌的菜商“接上了头”,周德斌表示可以将高笋统一收购,再运往主城大型农产品市场销售。
目前,该村每天有3吨高笋运往主城,每斤收购价为1.3元左右。
“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我们现在全部都是放在路边等他统一来收。”雷永富指着停在路边的收购车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