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马永超复种吊秧香瓜年赚十多万元

2014-08-29 16:06:21  来源:辽宁日报

地,还是那14亩冷棚。种的,还是 “欧美亚”、“大英雄”、“花姑娘”、“黄金道”这“老四样”。人,还是大石桥市汤池镇塔峪沟村的马永超和媳妇。

跟往年不一样的是,他家的香瓜照比往年又多结了一茬,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三茬瓜。别人家瓜棚6月份结完一茬就涝秧了,可这都8月了,马永超和媳妇焦丽还一人捏把剪子往棚里钻,捧出每个一斤来重的瓜。

村里最大的香瓜种植户马永超,棚里的“小时空”俩月连出三茬瓜,咋变的戏法?

“秧是关键,伺候瓜秧得像喂孩子,喂饱就有劲儿”,马永超说。用马粪等几种农家肥做底肥,上面铺厚厚的沙土。底肥和沙土升温比泥土快,有机质含量高,这让他家的第一茬瓜比别家的抢早半个月,结了3万多斤,先卖出了高价。

充足的土壤肥力下,起初栽种时合理的密度控制、一茬瓜的提前采摘、采摘时对瓜秧的细心保护,让二茬瓜顺利结成。这时正是香瓜上市的旺季,价格下来了,但二茬瓜结了两万多斤。焦丽打趣地说,“这份钱就算是白捡的了。 ”

最让马永超和焦丽引以为自豪的是地里还有第三茬瓜,这是他俩今年尝试的新招。

三茬瓜其实是在沙槽上复种的“吊秧”香瓜。 “这几年二茬瓜的产量证明了地里肥力足够,我俩就琢磨有啥办法能再多结瓜”,马永超琢磨出了道儿——种第一茬“趴地”香瓜时叠上槽,第一茬瓜要开花时在槽里扎上眼、撒上籽,出秧后让秧往上爬。乍一看,满棚“香瓜树”。

第三茬瓜的产量、品质和价格都带着惊喜。夏日里充足的光合作用、持续的农家肥,让这茬瓜结了一万多斤,而且更甜,这个时节上市的瓜可成了 “宝贝疙瘩”,收瓜的一天好几拨,个个都出高价。

“沙土埋肥”让香瓜“错峰上市”,用足空间让大棚里的瓜秧 “横结竖长”,马永超夫妻用这样的“时空观”硬从地里抠出了效益,年净挣十多万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