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下岗女工李芳包下200亩荒山 满坡板栗硕果累累

2014-08-28 17:13:16  来源:威海新闻网

秋光里,俚岛镇沟陈家村的一处山坡上,裕苑农场生机勃勃,万余棵绿化苗木郁郁葱葱,几百棵板栗树上挂满了青绿色的板栗球,丰收在望。这些苗木、果树,承载着农场主李芳的梦想和希望。

2011年,因原单位改制而下岗的李芳在丈夫王忠于的鼓励和支持下,承包了沟陈家村的一处荒山。经过3年多的开荒、种植,如今,农场的年收入达10万余元。

晾晒野茉莉种子。

下岗女工包下200亩荒山

8月25日,记者来到俚岛镇沟陈家村,沿着一条上山的水泥路行驶约三五分钟,再经过一条颠簸的泥土路,广阔的裕苑农场呈现在眼前。与想象中不同,这里的农场不是在一片平坦的农田上,而是处于一片走势略陡的山地上,山坡下盖了几间铁板房。农场主李芳和丈夫正在山上察看即将成熟的板栗。看到记者到来,李芳和丈夫热情地招呼起来。

说起为何在山上建起农场,李芳两口子打开了话匣子。5年前,李芳因为原单位改制而下岗,没了工作的李芳闷闷不乐。“下岗后也做了点小买卖,但从来没想过要上山种树,要不是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我根本不敢想自己创业。”李芳说,丈夫王忠于上中专时念农学专业,对树木种植有一定了解,而且,王忠于父母所在的沟陈家村正好有一片荒山。最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李芳筹资承包了村里的200亩荒山。

“起初真是遭老罪了,开荒盖房子时,为了看管建材,我丈夫一个人在小轿车上睡了20多个夜晚。那时候还是农历二月,冷得不行。”谈起建农场之初的情景,李芳感慨万千。那时,山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一人多高的荒草,没有路,没有电,那些草,用铲车整整除了15天。盖铁板房时,王忠于一个人在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的山上独自待了20多个夜晚,蜷缩在车里,盖着被还觉得冷。经过一年多的开荒,水、电、路、房都有了,果树、绿化苗木也栽植成片。

李芳正在采摘成熟的板栗。

卖出1万多株速生苗木

“你看,这一片板栗树已经果实累累了,下个月就能采摘上市销售了。”记者跟随李芳来到山上的果树林间看到,几百棵板栗树上挂满了青绿色的板栗球,每个板栗球的大小都跟大富士苹果的个头差不多。李芳说,他们种的板栗个大味甜,去年板栗上市后,不仅销量可观,还卖了个不错的价格,今年早有不少批发商提前来预订收货了。

创建农场的头两年,李芳是只见付出不见回报。去年,辛勤的付出终于收到了回报,农场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这其中除了有销售板栗、樱桃、苹果等果类的收入外,还有销售绿化苗木的收入。“我们种的速生楸、野茉莉等稀少苗木特别受市场欢迎,这还得归功于我丈夫对苗木种植有独到的眼光。”李芳说,在选择栽植的苗木时,王忠于利用闲暇时间从网上搜集大量相关知识,并走访多地考察,树形漂亮且能绿化环保的速生楸和野茉莉成了农场里的主要绿化苗木。当记者提出想要观赏一下速生楸时,却得到了一个遗憾的答案。“今年种的1万多株速生楸苗木已经全卖光了,一颗都没剩。”李芳笑说。

计划增设滴灌设施

赚了钱虽然高兴,但是,因为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挣来的钱还没焐热乎,就转手花出去了,这也是裕苑农场目前发展面临的主要情况之一资金不足。

因为地处山地,且周围没有大型水库或平塘,浇灌是一大难题。最初,李芳雇人在农场东侧的一条河里用桶打水,再用手扶拖拉机拉到山上浇地。之后,李芳找人在山下打了一口井,从井中取水。再后来,李芳买来几台抽水机,以电泵抽水、水管送水的方式灌溉。但是,由于天气干旱,电泵抽水的方式远不能满足灌溉需要,李芳和丈夫商量想在山上盖个水塔,再增设一套滴灌设备,解决用水需求。然而,李芳和丈夫想把农场做大做好,不仅要解决水的问题,还要修路,给上山采摘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通行环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大量的资金必不可少。李芳说,从创办农场至今,他们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下一步,想扩大农场规模、增加基础设施,他们希望得到一些贷款扶持。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