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描写了江南一带采莲时的情景。在江南,这样的景致随处可见。但是在北方,荷叶连连的美景总是鲜有。然而,这个夏天,在武乡县通往八路军总司令部砖壁旧址的红色旅游公路边上,竟也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赏。不过,这并不是供游人欣赏的荷花,而是下北漳村的大学生村官魏雨冰带领村民种植的浅水莲藕。
2012年,大学生村官魏雨冰来到武乡县监漳镇下北漳村任村委委员。下北漳村位于监漳镇南部,浊漳河、蟠洪河绕村而过。独特的小气候使这里非常适宜种植蔬菜瓜果,村里也一直把蔬菜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但是村里的贫困面貌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
魏雨冰刚到村里时,一位村干部曾问他大学里学的是啥,他说学美术的,村干部听后哈哈大笑:“难道党组织是派你来教我们画画的?”魏雨冰却一脸严肃地回答:“叔,我不是来教大家画画的,我也是农村孩子,知道农村苦,农民盼着致富,我是大学生村官,我是来和大家一道想办法脱贫致富的。”那位村干部看着他认真的表情,不再说笑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入村调查后,魏雨冰找到了村里发展慢的主要原因。“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妇女和老人,劳动能力低。再加上技术落后、种植的全是季节性蔬菜,所以村里的经济才发展缓慢。”因此,魏雨冰也得出了一个结论,“村里农业要发展,就要找劳动强度小、省工省时的项目。”
2013年春节,魏雨冰和大学同学聚会时,了解到一位同学的父亲在运城种植浅水莲藕收益好、投工少。虽然浅水莲藕种植在别的省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但在我省还是少见,主要是很少有人敢尝试在北方种植南方的水生作物。不过,这个消息还是让魏雨冰欣喜起来,过完年他马上就去了运城考察浅水莲藕种植的具体情况。经过几天的学习,他认真了解了相关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分析,也在心中勾画出自己的创业设计。
说干就干,魏雨冰回到村里后马上和村里的干部商议种植浅水莲藕,结果没有一个人同意。但为了不挫伤他的积极性,村干部们还是决定在土地方面给予支持。“虽然当时大家对种植浅水莲藕并不看好,但还是希望我能带好头,因此帮我协调了村子附近、红色旅游公路旁的两亩滩地作为试验田。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我还在YBC创业基金贷到5万元的启动资金。”魏雨冰对记者说。
2013年4月,魏雨冰的浅水莲藕试验田终于开工建设了。他白天建藕池,晚上学技术,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摸索着把藕池建成了,并把种苗种在池子里。“那段时间我每天呆在藕池边观察生长情况,心里真怕长不出叶子来啊!当第一片荷叶浮出水面时,我真是欣喜若狂!”谈起刚种莲藕的那段时光,魏雨冰还是很激动。那时,他天天守着藕池,看到哪里不对劲就马上打电话咨询专家、翻阅资料。后来连专家都对他说:“小魏,你不要这么紧张!”
随着叶子一天天地长高长大,村民们都好奇地来参观了。有村民问:“这种的到底是啥啊?”有知道些的村民说:“就是那空心的萝卜么!”村里的老党员李尚如老汉更是赞许地说:“这叶子都长到雨伞那么大了,水里的‘萝卜’到底能长多大个呀!”2013年的那个夏天,村子里的村民们没事了就会去藕池边看看伞大的荷叶,观观粉红的荷花,再听取蛙声一片。
“说实话,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我心里都没底,因为咱要的是藕根,现在看到的是荷叶啊,到底藕根能长多大,产量多少,我心里真没底。”魏雨冰对记者说,“秋天到了,我试着挖了一下,每根都在十几斤以上啊,估算下来亩产能有6000多斤!按当时莲藕的市场价2.2元/斤算,一亩收入可达15000元。这可是在海拔1000多米的太行山脚下,我的试验成功了!”
魏雨冰对记者说,在武乡县种植浅水莲藕他是第一人。“要不村民刚开始不信我呢,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啊!但是通过去年的试验,我得出结论,浅水莲藕种植的确不用费啥太大的工夫,只要初期建好藕池,生长期日照充足,再上些鸡粪肥就可以了,非常适合村里妇女老人种植。而且莲藕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在城市里的销售也很好。”魏雨冰说。
浅水莲藕种植成功后,魏雨冰也得到了更多村民的认可。2013年12月,他的藕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目前已经有了社员50人。今年,魏雨冰的合作社又种植了10亩浅水莲藕,带动周边村发展了10亩。采访结束时,魏雨冰对记者这样说:“村官创业的不易只有村官自己清楚,下一步我将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浅水莲藕,帮助村民增收,让咱太行山下也莲藕飘香!”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