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淅川:警察回乡办茶场创业,激发产业新活力

2014-08-06 14:20:17  作者:SystemMaster

采茶、入库、晾青、揉捻、解块、发酵、烘干、提香……日前,记者走进淅川碧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嗅着扑鼻而来的茶香,看到一派忙碌的制茶景象。

“我之所以选择回来创办淅川碧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为了激活家乡的茶产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谈到当初回乡创业的动机,合作社负责人王勇神情专注地说。

扎根大山办茶场

王勇的老家在淅川县毛堂乡板山沟村。板山沟村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种茶,有着40余年的种茶历史,据王勇介绍,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村后山上的茶园一直是郁郁葱葱的,每年到了4月份,全村的乡亲们都忙着在茶园里采茶。那时候,采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茶叶收入是乡亲们重要的经济来源。

2010年,23岁的王勇从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在淅川县公安系统圆了自己的“警察梦”。

2012年的一天,王勇假期回家,他无意中再次走进村后山上的茶园,看到茶园里茶树因长期无人管理已变得稀稀拉拉,间隙里长满了杂草,昔日那个美丽的茶园再也找不到了。后来,听乡亲们说,近年来,因茶叶品质跟不上市场潮流,茶叶销售不畅,村里已很少有人再经营茶叶了。

“看到村里的支柱产业濒临衰败,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尝试着改变一下这种状况。”王勇深有感触地说,“2012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文件,对规模发展茶产业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更加坚定了我回来干一番事业的信心,于是,我就从公安系统辞职回来办起了淅川碧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打造特色创品牌

“刚回来办合作社那阵儿,说实在话,挺难的……”

首先是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他没理会什么,只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这件事一定要做成!

其次是筹措办社资金难。昔日的茶园之所以一步步衰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规范化的管理,要想重新把这个产业做起来,必须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可要办合作社,资金从哪里来呢?他先后尝试着从银行贷款,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款等,经过无数次努力,最终累计筹集到47万余元,建起了一座500余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置了一套现代化的红茶加工设备。

再次是技术创新难。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出去考察等多种途径了解到,近几年,红茶很受消费者青睐。于是,他就一个人到郑州、信阳等地拜师学艺。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自己反复摸索、实践,最终于2012年年底,该合作社生产出了第一批红茶。

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成熟,目前,该合作社已研制出“板山沟龙井”、“板山沟毛尖”、“板山沟红茶”等3个特色品牌,产品销往商南、邓州、南阳、北京等地。

激发产业新活力

“合作社经营真是好,以前我们不懂技术、不会管理、茶叶生产出来档次低,不好卖。现在好了,茶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茶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我们再也不用为技术和销路发愁了。”毛堂乡板山沟村农民王喜顺高兴地说。

两年来,该合作社积极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吸纳村里50余户农户入社。为了有效涵养丹江上游水源,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合作社改变原有传统种植管理模式,不再施用化肥,一律施用植物油饼、豆腐渣等生态有机肥,统一管理,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改观,不仅采茶期延长,茶产量也由原来的年产干茶300斤增加到3000余斤,合作社年产值达到200余万元,农户每亩土地效益由入社前的1500元增加到3000元。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