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致富不走寻常路 返乡青年饲养杂交野猪获成功

2014-07-17 16:21:50  来源:金农网  作者:SystemMaster

“梆、梆、梆……”7月10日,赖永杰左手端着铁钵钵,右手拿着猪勺子,伴着敲钵声,花白相间的杂交野猪崽子们嗖、嗖、嗖地冲出了圈舍,或跑向山坡,或钻进灌木丛里,或扎堆抢吃赖永杰撒下的粮食。

赖永杰是古蔺县石宝镇玉龙村人,说起自家的杂交野猪,则源于一次与野猪的“邂逅”。

2011年,一直在外务工的赖永杰回到老家,打算改造利用村里的水塘养鱼、养鸭。而在整治水塘的第四天时,他“撞见”四头野猪在他整理的塘子里洗澡。

就是这样一次“邂逅”,赖永杰思想“出轨”了——他决定放弃养鱼养鸭,改养杂交野猪。

而赖永杰的想法首先遭到妻子及家人的坚决反对,村民施林兵更是“炮轰”了他,“你要成功了,我给你买‘簸箕大’的火炮来放。”

家人的反对,乡邻不看好,但赖永杰誓要把饲养杂交野猪这条路走“亮”。

于是,赖永杰购买了一头本地母猪,送到山上给野猪当“压寨夫人”。

“可野猪不领情,没成功。”赖永杰说,家人和乡邻更加质疑我。

赖永杰改变了策略。“设置猪槽,槽内撒些苞谷籽。”赖永杰说,如果本地母猪要吃两斤,就至少放十斤,猪食量是平常的五倍以上,目的要让野猪来吃。没过多久,赖永杰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2011年7月12日,赖永杰把自家的母猪“请”回家,次日便下崽了。“现在怕是要真的要放‘簸箕大’的火炮了。”赖永杰按耐不住心情,便打电话告诉乡邻。

“以往当地的小猪崽子都是白色的,现在成黑白相间了。”直到看到现场,施林兵才相信了这个实事。

“突如其来”的收获,让赖永杰没能高兴几天。“因为没技术,最终死了6头,只养活了4头。”赖永杰说。

一时间,赖永杰感觉希望渺小。“我是拍了胸脯的,不能这样就‘熄火’了撒!”赖永杰说得轻松,但明显“底气”不足。

接下来的日子,赖永杰请石宝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加以指导,悉心照料存活下来的4头小猪仔,从中积累起了经验,四头杂交小野猪,而今也有100多头大大小小的野猪。

“现在贵州的一家商贩对我的杂交野猪特别感兴趣,但现在是打基础的时候,并且打算成立企业,带动村民一起养猪。”赖永杰说。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