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我们共流转土地1400亩,今年收成比去年好,小麦每亩产量能达到1300斤,比去年平均每亩地多收150斤。”汶上县次邱镇河里村种粮大户贾维涛说。
土地流转使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
据次邱镇河里村种粮大户贾维涛介绍,目前次邱镇河里村裕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1400亩,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10点前不收小麦,因为地里潮气太大。10点之后,我们的收割机就一字排开,开始作业。”据贾维涛介绍,一字排开的收割机扫街式收割后,接着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同时,实现玉米的种肥同播。这样,只需一遍功夫,就能完成麦收、处理小麦秸秆、播种玉米、施肥4项任务。
从种植、浇水、烘干、晾晒到防治病虫害,次邱镇河里村裕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均已实现机械化运作。“国家对我们的补助项目包含了从农药、种子、化肥,到农用机械,实现机械化生产后,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济宁齐鲁网记者了解到,河里村裕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流转土地1400亩,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仅需3人就可完成。
科学种田使农民成了种粮专家
在汶上县次邱镇河里村采访时,衣着整洁、脸面白净、对农业新型技术、企业管理方法侃侃而谈的种粮大户贾维涛颠覆了记者对农民的固有印象。在济宁市汶上县,像贾维涛这样的新型农民,或者说新型农场主,还有很多。
据贾维涛介绍,之所以能够了解国外一流的农业技术,是因为汶上县会组织种粮大户进行定期培训。“县农业局会组织我们定期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手段。请的专家也会到田间地头,在地头手把手地讲解,直到我们学会为止。”
在贾维涛所在的和硕家庭农场,有一间仓库专门用来存放贾维涛已经淘汰的农用设备。从浇地用的柴油机到人工打药防治病虫害的喷雾器,记者目测,这些设备已经超过百件。
“播种的设备早就替换了,新的设备可以实现种肥同播,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浇水用的是移动式喷灌设备,能实现24小时浇水。科技在进步,我们设备也需要适时更新。”贾维涛说。随即,贾维涛给记者演示了专门负责小麦晾晒的机器工作。
除了设备更新,在种植手段和思路上,像贾维涛这样的新型农民也面临着方法论的改革创新。“以前播种玉米的时候,每亩地需要7、8斤种子,一次播种放7粒左右。现在思路改变,保证发芽率后,我说一亩地需要2斤半种子就完全足够,发芽率达到95%.”
贾维涛在向村民说明播种习惯需要改变的时候,给村民算了一笔账。“我说这一项,一亩地就能省下5斤左右粮食。那全中国18亿亩地能省下多少粮食?咱这也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了努力啊。”
动态发展探索新型农民的产业化生产道路
2014年3月,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济宁汶上召开。会议过程中,汶上县次邱镇河里村作为粮食高产示范点被与会领导观摩讨论。
“跟领导汇报我们现在的困难时,我们也在说浇水有困难。很快,县里就确定了实施高产创建喷灌设施补贴项目,今年会引进推广大型喷灌机械。”种粮大户贾维涛说。
提到以后农场的发展,贾维涛向济宁齐鲁网记者介绍了他的动态发展思路。“首先我们根据客户的需要培育他们想要的粮食,比如面粉厂需要高筋面粉,我们就控制供应他们需要的小麦。然后我们一定要动起来,和其他厂家建立联系。比如村里的养鸡场,他们提供给我们肥料,我们提供他们鸡饲料。和牛奶厂家也是一样,玉米秸秆就直接供给他们了。”
同时,贾维涛提到想要建设自己的工厂,实现粮食的深加工。“想三年后,流转10000亩土地,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我们自己建厂。将粮食深加工,形成产业,注册商标,带动周围更多的人致富。”提到未来,新型农民贾维涛信心满满。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