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是诗人艾青写下的一句诗。在江苏镇江,有一位老人,用几十年的行动践行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他就是赵亚夫,一位共产党的优秀干部,一个长期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用他的实践表达着对土地的一片深情。
早春二月,记者驱车在镇江市句容农村,一排排楼房展现在眼前。1986年,赵亚夫从日本带回的20棵草莓苗在此扎根,通过草莓致富的农民盖起的楼房,被亲切地称为“草莓楼”。 “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这是被当地农民传了20多年的一句话。
年少立志,帮助农民致富
1941年,赵亚夫出生于常州,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新闻工作者。但真正让赵亚夫确定志向,并最终扎根农村的是一次少年时期的经历。当时他在医院看到,一个小时内,三位农民均因贫病交加相继离世,这对他内心触动很深。少年时期的赵亚夫从此有了一个志向,就是怎样能够让农民通过种田就能致富。
1958年,赵亚夫考入宜兴农学院农学专业,他非常质朴地树立了“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理想。1961年,20岁的赵亚夫被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期间在武进、丹阳、宜兴农村蹲点了七年。
日本之行,催生三次探索
1982年,赵亚夫第一次来到日本。日本爱知县的渥美半岛,到处郁郁葱葱,山上有林,坡上有果。“那里的气候、地貌和镇江山区类似,我们那里大多荒山秃岭,人家却建得这么美!”巨大的反差让赵亚夫难以平静。
从那时起,赵亚夫萌生了一个理想:要让句容茅山老区像日本渥美半岛一样,满山的果树,满坡的蔬菜,满岗的鲜花,满山的财富。此时的赵亚夫已经40岁了,他从学日语开始,不分昼夜地钻研学习草莓、无花果、葡萄栽培技术。
走出国门,看到了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他清醒地认识到,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传统农业只能解决温饱,要致富只有靠科技、靠高效农业。第二年回国,很多人都带家电,他则带回20棵草莓苗和13箱的农业科技书籍。就是从这20棵草莓苗开始,他率领农科人员与农民兄弟们一道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赵亚夫的第一次探索,就是高效农业。他要利用20棵草莓苗作为火种,在茅山老区燃起农民致富的热情。他手把手地教农民种草莓,“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他感觉到一户一户地教太慢,就建起了上千亩的农业示范园,让农民在里面学习、实践,很快,就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句容成了全国草莓之乡,茅山老区第一批楼房竖起来了,农民们亲切地称它们为“草莓楼”。草莓、葡萄、无花果、有机米……从最初的白兔,到春城、大卓、黄梅、茅山、后白、天王、高资、上党等乡镇,赵亚夫推广一个成功一个,“拨亮几盏灯,照亮一大片”。
他的第二次探索,就是以种植大户为龙头,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农民集中起来,让农民学会经营和管理,“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随着方继生草莓专业合作社第一个成立,并取得成功,丁庄葡萄、黄梅桃子等一个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组织面对市场、对接市场,把农业变成了产业。如今茅山老区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社达到400多个,覆盖农户3万多户。
赵亚夫指导村官办有机养鸡场。
活到老学到老,赵亚夫孜孜不倦地学习农业技术理论。
发挥余热,让最穷村走上致富路
戴庄试点是他的第三次探索。他在一个苏南丘陵地区最落后的一个小山村,组建综合型有机农业合作社,创建了有机农业产业园区,试点生态农业,创造农业经营与农村管理“合二为一”新模式,并以戴庄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带动20个村。
2001年,赵亚夫已经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了,他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戴庄村。当时的戴庄村,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村集体不仅没有分文积累,还倒挂了80万元,是镇江市最穷的村。他决定和农民一起搞试点,要用最新生态农业理念探索一条贫困村的致富之路。
当初刚到戴庄时,却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赵亚夫勾画的农村小康图景,在村民们看来是天方夜谭。赵亚夫第一次办的科技讲座,只来了两个人。回家后,赵亚夫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他知道,农民是现实的,于是他决定要用实实在在的效益证明给农民们看。
再度来到戴庄时,他承诺给试种的农民免费提供有机“越光”稻种苗、有机肥和技术指导,不管好坏,每亩以1200斤水稻市价保底收购。
听过讲座的杜仲志答应尝试栽种1.6亩“越光”稻。为了帮助杜仲志种好稻米,几天后赵亚夫来到了这个村,和杜仲志同吃同住,帮助他栽种稻米。杜仲志按照赵亚夫教的方法,精心培育,当年就收获了700余斤“越光”稻,加工出来的大米卖到了8元一斤。
杜仲志是戴庄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戴庄村第一个在赵亚夫的指导下富起来的农民。如今他承包了有机桃园,还种植有机水稻和有机草莓,年收入20多万元。杜仲志的示范效应,调动了农民参与有机农业的积极性,随着有机农业面积逐年扩大,一大批农户富了起来。
七旬老人,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
三次探索,让老区农民的梦想生根、发芽,开出幸福之花。几十年来,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到哪儿,富裕就到哪儿,累计在茅山老区推广发展高效农业250万亩,直接给农民带来200多亿元收益。有人估算过,仅在戴庄模式中,如果赵亚夫入股,按15%的技术入股,年利润按600万元计算,可以分红90万元;讲课劳务费,如果按每年20次,每次2000元计算,每年可拿4万元。而赵亚夫这么多年来,却从未拿过一分钱。
如今,年过七旬的赵亚夫仍然活跃在地头田间,每周都会有三到五天的时间下到农村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村民们有的可能不知道村干部是谁,但没有人不知道赵亚夫是谁。赵亚夫不善言辞,但只要和农民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一位村长调侃道:“别看赵老是副厅级干部,但架子都没我这个村长大,在村里他就像农民的朋友。”
赵亚夫的手机里存了200多个农民的电话,不少农民也把他的电话号码倒背如流。每当有人拜访赵亚夫,常无法在家中找到他,因为他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