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经过风吹雨打日晒等大自然的考验,这是大自然的礼物。”车子驶过河曲县巡镇镇上庄村附近,笔者看到公路旁边的广告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是河曲养殖户刘政养鸡的诀窍,也是他的生意经。
黄河岸畔的散养鸡场
在阳面电杆厂西南的公路旁下了车,我们看到了一大片参天白杨。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从路边直通向树林的深处,路的左右两边都是高大笔直的白杨树,足有十几米高。林间依稀可见一些鸡们在悠闲地踱着步子,嘴里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
沿着这条水泥路慢慢地往前走,顿时觉得浑身清凉,一身的躁热都不见了。抬头一望,头顶树枝纵横,树叶婆娑,阳光在林间闪烁跳跃,给地上筛下许多圆圆的影子。树林被绿色的铁丝网圈着,上面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儿招牌,有的写着“中华宫廷黄鸡”,有的写着“芦花鸡”,有的是“柴鸡”,上面不光有图片,还有鸡的特点和习性的简介。走得近了,我才看到树林里有那么多鸡,它们有的三三两两地凑在一块儿争着什么,有的专心致志地偏着头研究一块石头的样子,还有的拼命地扒着土坑里的泥土,将自己的一身羽毛弄得乱七八糟。这些鸡似乎并不怕人,看到我们走近,也不过是随意地瞥上一眼,继续自己的动作。有几只本事大的鸡不知道从哪个豁口钻了出来,正大摇大摆地在水泥路上迈着步子,有时还跑到铁丝网旁边跟自己的同伴交颈低语。我朝树林里头一望,看见了一些白色的东西——啊,是鸡蛋!这些母鸡,竟然将蛋随便下在地上!有的在土坑里,有的就躺在落叶上。
大路忽然拐了一个弯,另外一片天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隔着一片田野,黄河如玉带一般在一旁蜿蜒而过。黄河无声流淌,树林里却显得很热闹,一大群鸡在树林里自由地奔跑着、玩耍着,有身穿金黄外套的中华宫廷黄鸡,有跟本地土鸡差不多样貌的柴鸡,偶尔还夹杂着几只布满雪花小点的芦花鸡。它们有的在树林中搭建的一个简易小棚子里休息,有的在地上昂首阔步地走来走去,有几个用尖尖的喙在地上啄来啄去,不知在寻找着什么东西。当我们拉开铁丝网,好奇地走近时,远处忽然跑来一群白鹅,伸着修长的颈子,“鹅鹅鹅”地叫着,风一样地向一个方向奔去。它们如同有人带领着一般,张开美丽的双翅,优雅地向前奔行,忽而向东,忽而向西。我们被这美丽的场景迷住了,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将镜头对准了他们……
正看得入迷,身后有人说:“这些鹅比较怕人,一看到人,它们就会这样成群结队地奔跑。”原来是养殖厂的主人刘政来了。他是一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衣着质朴,笑容憨厚真诚。我们看着他熟练地将喂鸡的桶提起来,轻轻地将里面的食物均匀地抖开,又给白鹅换掉饮用的清水。做完这一切,他顺势在水笼头下冲了冲被弄脏的手,跑到鸡棚下捡蛋去了。其实不光鸡棚里有蛋,连脚下的土坑里、落叶上,也有一些白花花的鸡蛋忽然映入我的眼帘。我弯下腰,从地上拾起一枚硕大的青色鹅蛋,仔细掂了掂,大约有三两重。刘政说:“设置好的鸡窝里放有乒乓球,想叫它们到鸡窝下蛋,但它们还是到处下蛋。”他笑了起来,“没办法,它们喜欢自由。”
从国际经济贸易到散养土鸡
刘政今年30岁了,看他干活的熟稔样子,你会以为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其实他是本科生,上大学时学的是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报考的时候,母亲问他:“这个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是干什么的?”刘政想了想,回答:“就是专门跟外国人做生意的。”母亲笑着说:“这个专业好,有出息!”
2007年,23岁的刘政大学毕业了,他雄心勃勃地背上行囊闯进社会,准备好好地施展手脚大干一场。一年内,他先后去过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在一些大企业里打过工。可是,结果让他失望极了。国贸这个名称听起来很高端,但要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却并不容易,因为年轻,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他屡次碰壁。后来,他想过考公务员,却又以0.5分之差落选。最后,刘政终于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在河曲县巡镇镇上庄村附近有一片树林,刘政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常来这儿玩。有一回,他对同学说:“等我长大了就到这林子里养一群鸡,让鸡跟人一样在里面沐浴阳光,自由奔跑。”十几年过去了,刘政回到河曲,看到这片树林依然存在,不由得萌生了小时候的那个念头——养鸡。
在那个时候,河曲的养鸡专业户已经有好几家了,刘政不愿意参照别人的老路来走,他想:现代人越来越有钱了,却吃得越来越不健康了。绿色环保、养生理念已经成了新时代的热点话题,我要做就做个不一样的出来,让父老乡亲吃上安全、健康的土鸡。刘政将自己的想法一说,亲戚朋友们纷纷表示反对。大家都说:“你一个大学生养什么鸡啊?那样书不是白念了吗?”母亲更是生气:“你是和外国人做买卖的,结果就回来喂了鸡?那我不是白培养你二十多年吗?”刘政耐心地将自己的健康理念讲给母亲听,并且向母亲一再保证:放心吧,将来的人们一定会越来越注重养生,土鸡一定会有市场的!
说服了母亲和亲戚朋友,刘政马上赴北京请来林业方面的专家,对这片树林进行考察。专家给了他两个建议:一是发展养殖业,二是发展旅游业。刘政考虑到河曲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搞旅游业就必须加大投资,成本非常大,利润又太小,就定下了养殖。就这样,刘政儿时养鸡的梦就在不经意间变得清晰了起来。
尽管刘政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但好多外人还是不理解他的做法。有些客户也会问他:以前是学什么专业的?刘政每回答一次,都得把自己的理念解释一遍。后来,他干脆回答:“我就是学养鸡专业的。”他甚至在自己的车后贴了标语:“我专业是养鸡的。”、
对于刘政来说,从国际经济贸易到散养土鸡并不是一种堕落,而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创业的路上荆棘丛生
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刘政筹备好资金就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向巡镇镇政府递交了申请报告,将这片树林承包了下来,然后,就开始了修整场地的工作。
刘政承包的这片树木占地约200亩,从栽种到现在已经30来年了,还从来没有人打理过。一眼望去,树枝纵横交错,野草都长得有人胸口高,连人都没法走进去。刘政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一起,先确立了这片树林的边界,请来电信网通的专业人员来栽了电杆,挂了边界网。又用旋耕机把地深翻了一遍,把落叶和野草都翻进地里头,变作肥料。接着引进了自来水喷灌设备,开始选择草种。专家推荐了黑麦草等八九种草种,刘政根据北方温度和土壤的要求筛选了几种,并且试种了一下。事实证明,苜蓿这种草在河曲黄河畔很容易成活,而且鸡也很喜欢吃。于是,就在2013年试种了一批苜蓿。
2013年4月,刘政购买了第一批孵化小鸡。他经过反复考察和精打细算,引进了中华宫廷黄鸡、芦花鸡、柴鸡这三个品种,共计3000只,还引进了800只鹅。在正式开工之前,刘政学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还看了不少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积攒了一肚子的养鸡知识。根据他的健康理念,他所引进的这三种鸡,都是下蛋不多、长肉也不快的品种。像柴鸡,成年后最大也只能长到3斤。而且,由于都是土鸡,抵抗力也比其它鸡要强得多。
小鸡回来后,刘政赶快把它们放入棚里,像守护娃娃一样守护着它们。那段时间,他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回,吃住都在养殖厂。当他觉得火候差不多到了的时候,他将小鸡放入树林中,可是,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死了几百只。刘政非常着急,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完全不一样,刘政问别人,人家都说不知道,刘政一下子急得上了火。经过几天不眠不休的查找资料和静心思考,刘政觉得,问题还是出在小鸡的适应能力上。北方天寒,小鸡们从温暖的大棚里一下子散放出来,或许寒冷的气温就是它们殒命的原因。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刘政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办法:第一天,他把小鸡放在外面两个小时;第二天,他把小鸡放在外面四小时;第三天,刮风了,有点儿降温,再把时间变成两小时;第四天,四小时……老天不负有心人!刘政惊奇地发现,除了第一天晚上死了几只小鸡以外,再也没有死过一只小鸡。自己的设想是对的!刘政深深地意识到:养鸡不光要精通理论,更要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否则就会品尝失败的苦果。
按照书上的理论,一只鸡从引回来到出栏需要120天,鸡可以长到3斤重。但刘政经过实践证明:其实散养鸡需要6个月才能长到3斤。刘政咨询了专家,专家说:“肉鸡得120天,土鸡哪有那么快啊?”书上说,一只母鸡养在120天左右就可以下蛋,可是,刘政养的鸡一直超过了20天还没有下蛋的迹象,他急了,赶紧又打电话咨询专家,专家耐心地解释:“土鸡得等到180天才下蛋,120天能下蛋的是蛋鸡品种,不是土鸡。”刘政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他更加努力地与同行交流,不停地学习养鸡知识。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土鸡王”,很少有问题再难住他了。
“土鸡王”的未来打算
刘政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每一天都经过风吹雨打日晒等大自然的考验,这是大自然的礼物。”现在,他的鸡、鹅都是露天散养,不管刮风、下雨,都放在外面,就是下雪天气,它们也在雪地里撒着欢儿奔跑。
或许真的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些鸡们虽然没有打过抗体针,却从来也没有生过病,它们每天在树林里散步、喝水、食草、刨土,有时还要来一场激烈的“掐架”比赛。为了制止这些精力过胜的家伙,刘政根据专家的建议,给它们中的好斗分子戴上了专门的“眼镜”。不过,这眼镜可不是为了让它们看得更清楚,而是专门用来阻碍它们视线的。看得不甚清楚,打架的次数也就少了一些,身上也就没那么狼狈了。
刘政的散养土鸡出了名,人们都说他是河曲的“土鸡王”。 尽管他的土鸡产品比一般鸡产品价格要贵两倍,但找上门来的客户还是络绎不绝。他骄傲地说:“凡是来这里买过一回的客户,一定会来第二回的。”是啊,当今时代,还有什么比健康更加重要呢?在这个毒食品横行的时代,我们常常在惶恐与不安中消费食物。如果有选择的话,又有谁会愿意把金钱花在医院和药品上呢?人们来这儿买散养土鸡,看中的就是它的绿色、健康啊!在刘政的散养鸡场,我们看到了操着外地口音来买鹅蛋的东北客户,也看到了带着全家来买鸡蛋的本地人。他们提着篮子,兴致勃勃地走进树林,随意地捡拾着自己中意的蛋。一位带着孩子的父亲说:“过去我买土鸡蛋都是到农村里去瞎碰,看见谁家有鸡就上前问人家卖不卖,有时转一天也买不到。现在我家一没鸡蛋了就到这儿来,还带上孩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原生态的魅力。”
我笑着问刘政:“现在的生意相当好吧?”他谦虚地笑了一下说:“生意还可以,跟预期的目标非常接近。”我问他:“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他踌躇满志地回答:“鱼塘明天就可以完工了,放上水里面要养鱼,既可以给白鹅提供一个游泳的地方,又可以为人们提供垂钓服务。这一点,‘五一’节就可以实现了。在树林的后面还种了些黄瓜、西红柿什么的,跟着季节走,大约两月后可以提供自由采摘服务。将树林的一部分单独隔离开,种了三叶草,等长得再大些就把鸡移过去,再种这边。到时候,整个鸡场都是一片绿草地了。为了让人们了解养殖厂的健康理念,也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下一步就要将野营、烧烤、垂钓、自由采摘这些项目全面启动,而烧烤设施已经完全到位了,现在就可以使用。”
根据他的描述,我将目光投向正在建设的鱼塘,投向远处那块正在开发的小树林,在我的面前,一幅美丽的图画正在徐徐展开:天蓝蓝,水清清,一群白鹅在池塘上游来游去,绅士般伸长脖子鸣叫着。另一块鱼塘旁坐满了闲来垂钓的人,他们喜滋滋地将钓上来的鱼清洗好,放在烧烤架上,现场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孩子们在菜园里亲手采摘蔬菜,在树林里捡蛋,体验劳动的喜悦和快乐。傍晚了,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在草地上支起了三角形的帐篷,还有的人,就躺在林间的那支吊床上,摇啊摇啊……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