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安徽省:大学生夫妻返乡养猪

2014-03-26 10:43:07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SystemMaster

在安徽省太和县名利村,地毯似的麦田中,建有一处用水泥墙围起来的养猪场。提起猪场的主人,村民竖起大拇指称赞:“大学生搞养殖就是不一样,这夫妻俩真不不简单!”

回乡创业大学生甘当“猪倌”

近日,笔者来到村民称赞下的养猪场,见到了猪场的主人——32岁的张金亮。中等个子,黝黑的皮肤,如果不是说话斯文,很难看出他曾上过大学。

望着一排排宽敞干净的猪舍,张金亮打开了话匣子。2006年7月,他从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先后在河北、天津等一些较具规模的养猪场担任技术员及饲料销售员,通过专业学习及实践,他掌握了养猪的基本技能,于是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2013年,张金亮决定回家创办养猪场。他投入80多万元,建成占地7亩的养猪场。从此,他的生活就和养猪、卖猪分不开了。

与这种生活连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妻子孙晓彦,28岁的孙晓彦生在城里,长在城里,与张金亮毕业于同一所大学。说起怎么愿意跟丈夫回家养猪时,她笑着说:“他做事很有头脑,养猪是他的专业,也是他的梦想,年轻人有梦想就该去实现,我很支持。”

夫妻携手辛勤付出见效益

张金亮的养猪场现存栏120多头猪,主要销往阜阳本地市场。整个养猪场包括配种室、产房、保育室、育肥舍、隔离区等区域,笔者跟随张金亮走进一间育肥猪舍。刚进猪舍,肥猪就“噌”地一下全站了起来,一头头体态雍容的肥猪,皮毛发亮,个个精神抖擞。“我养的是三元猪,生长速度快、瘦肉多,从出生到出栏只需6个月,吃的都是精饲料,肉质有保障。繁殖上采用自繁自养形式,既能保持生猪品种纯正,又能减少发病机率、降低养殖成本。去年利润还可以,赚了十几万元。”

效益可观,自然辛苦也不少。“每天5点起床,喂猪、清理粪便、打防疫针、加工饲料,大小事他都亲力亲为。母猪产仔时,是他最辛苦的时候,每两个小时就要查看一次,遇到特殊情况,一整夜都不能睡。”说起张金亮,妻子孙晓彦很是心疼。

坚守梦想幸福生活有盼头

“今后,打算用生态发酵床技术来养猪。”张金亮一边带笔者参观建设中的发酵床猪舍,一边介绍说,发酵床建成后,将不需要清扫猪粪尿,也不需要冲洗栏舍,通过锯末、稻壳等垫料吸附猪的粪尿并经微生物降解,实现无污染、零排放。“到年底就建成使用了,到时既能减轻劳动量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为更好地管理猪场,张金亮和孙晓彦在猪场旁搭建了一间简易板房。屋内地板整洁,床铺平整,床头还摆放着一台电脑,供设计使用。张金亮告诉笔者,孙晓彦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猪场的设计都是他们自己做的。

张金亮说,创业之初,时常会面临难题,如果不是亲人的支持,他根本无法坚持下来。尤其对妻子,他更是无比感激。日子虽然辛苦,实现梦想的路上也充满艰辛,但夫妻俩很享受这种共同拼搏的时光,他们相信广阔的农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在这里放飞梦想,他们累并快乐着。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