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找专家查资料建大棚 “草莓夫妻”创业记

2014-03-05 16:13:04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听说在城里大酒店当经理的那后生要回来了?”“人家挣的是高工资,城里有车有房,好不容易走出了穷山村,还回来干甚了。”就在杏花岭区小返乡水沟村村民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郭根珠真的回来了。他又是看地,又是忙活儿,没多长时间,竟在山梁上盖起一个大棚,种起了草莓。

在许多人看来,这对小夫妻有福不享,纯粹是瞎折腾。郭根珠却有自己的想法:不趁年轻做事,老了空生遗憾。

郭根珠初中毕业后,进城上了职业高中,学了一手家电维修的手艺。返乡创业前,他一直在省城一家大酒店的工程维修部当经理,并与同在酒店做大堂经理的臧玲前结为夫妻。“收入很可观,但我们总想自己做些事。”郭根珠说:曾想过做电子网络、酒店、养殖等,但细细琢磨,不是市场空间小,就是产业有污染。后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让我大彻大悟。他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由此,我下定决心返乡创业,农村才是自己创业的大好天地。

始终支持丈夫创业的臧玲前说:我们有很深的草莓情结,可以说我们的相识相知相恋相守,始终是草莓为媒。老公喜欢吃草莓,而我老家是河北顺平县的,那里的草莓种植很有规模。结合现代人喜欢亲自到地里采摘等因素,所以我们最终把种植草莓定成了创业项目。

思路既定,如何出新?夫妻二人又是找专家,又是上网查资料,3个月下来,逐步掌握了基质栽培技术。

1月16日,郭根珠夫妇在太原市建起了首个智能温室草莓园。草莓园开园之后,正逢春节假期,四方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草莓园火了。就连在顺平种草莓多年的王贵祥也撂下自己的活儿投奔过来,他说:因为我们是传统的草莓种植,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虽不少,但每年两个大棚的收入也就六七万元。咱过来只凭经验守着先进的大棚,不费力不费苦,每个月就能挣4000块钱的工资,何乐而不为。

小试牛刀尝到了甜头,郭根珠满怀信心地谈起今年的规划:我们争取在7月左右,再建起一个阳光植物餐厅来,引进南方树种营造生态环境,并种植蔬菜让游客自己采摘,自点做法。同时,要在年底前再建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加入公园式观光元素,集娱乐、游玩为一体。

郭根珠回村创业还有着一个更深的情结。他说:水沟村是我的老家,这里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山山水水总是那么亲。目前来讲自己的摊子不大,只能解决少数几个村民的就业。但我的想法是自己先做一件有前景的事,如果做大做强了,有了自己的品牌了,就带动村民们一起创业致富,做草莓汁、草莓糕等深加工产品。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