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棚面积扩大了好几倍,2月7日大年初八,王保抗(左)夫妇就忙着给西瓜大棚开挖排水沟。
“严寒天气突袭,降温幅度达15℃左右,但我这些温棚里却暖得很呐,瓜苗高枕无忧。”2月8日,上思县思阳镇昌墩村瓜农王保抗告诉记者。王保抗曾到外地打工,偷师学技回家后,依靠自主创业,如今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场主。
“瓜苗都定植了,五一节前就能上市售瓜。”看着新建的钢架大棚,王保抗向记者介绍,今年,他的塑料温棚已由原来的木架改成了钢架,面积也由12亩扩大到62亩,大了4倍有余。在黄灰色的田野里,新建的100多个钢架温棚在阳光下反射着银白色的光泽,十分壮观。温棚里,绿色的瓜苗已经长出10厘米高,地面上也覆盖着农膜,瓜苗有了防寒抗旱的双重保护。
王保抗说,他中学毕业后入伍当兵,退伍后曾到广州、浙江打工,开阔了视野,也学到不少知识。尤其在浙江农业基地打工时,他经常看书学技术。大棚里湿度大,人钻到里面很难受,但他呆在棚里的时间总比别人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摸清了种植大棚西瓜、葡萄和蔬菜的技术、营销方式。当年,他的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相对农民来说,还是不错的。但他春节回家,看到了家乡开展土地整理和修建二级公路之后,便萌生回乡创业的想法。
王保抗所在的昌墩村,是广西重点土地整理示范项目村之一,距河流仅30多米,又紧挨着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交通、灌溉条件较好。创业没有资金,王保抗就到处去借,加上妻子申请到的5万元妇女小额贴息贷款,他一下子凑到了10多万元。加上当地农业部门的扶持,他先租了12亩地,搭起18个塑料大棚,专门种植从日本引种的“早春红玉”西瓜。这种西瓜是早熟小型礼品瓜,每个只有2公斤左右,皮薄肉甜爽口,保鲜时间比普通西瓜长,市场上每公斤能卖到6元左右。
由于生产、销售顺风顺水,去冬以来,王保抗夫妇俩又和亲戚一道,扩建、升级了西瓜大棚,还租地种植蔬菜。仅礼品西瓜,这个基地的利润预计就有20万元。“今年比去年多了50个棚,而且钢架大棚不怕大风刮,收入会更好。”王保抗对今年的收成十分自信。今年五一节前,他的这批礼品西瓜就能上市,每年可种3造,到国庆节期间都还有瓜卖。
由当地农业部门牵头,王保抗还成立了上思县助农农作物病虫害机械防治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今年春节后,王保抗将与当地农机合作社合作,进行大棚机械化工厂育秧,给周边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秧苗,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