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少云镇高碑村。放眼望去,一湾湾的鱼池田里,群群游动的乌鱼掀起阵阵涟漪。
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陈辉说,这一片乌鱼养殖面积已达1300亩,加上侣俸、平滩、二坪、西河等几个正在实施的镇,全县乌鱼规模将在3年内达到1万亩。届时,我县将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乌鱼养殖基地。
我县是重庆市养鱼大县,但长期以来养殖的主要是传统的四大家鱼。说到我县乌鱼养殖的兴起,首功归于一位名叫周运明的返乡农民工。
“我在广州打工时看到养乌鱼亩产可以达到5吨,而成都、重庆市场的乌鱼80%都来自广州,每斤价格都在十一二元,利润空间比较大,所以我选择了回重庆来养乌鱼。”今年30岁的周运明说。
2008年,周运明承租了当地群众的80多亩地开挖鱼塘,加上自家的田地,养起了近100亩乌鱼。当年就获得了成功,亩产乌鱼5吨,每亩产值达到了10万元,亩纯收入3万多元。2009年,周运明养殖乌鱼再获成功,收成鱼50万斤。
据负责基地建设的少云镇负责人汪霞介绍,该镇乌鱼特色养殖规模化发展,已引起市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获批市级生态商品鱼基地建设项目。专门修建专家大院,由专家们帮助解决乌鱼养殖面临的难关。2012年,在县供销、工商等部门支持下,少云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现有37户有条件的农户加入了乌鱼养殖的行列。
目前,周运明已与铜梁、合川、大足、潼南及四川遂宁、安岳、乐至等地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中间环节的减少,使每斤乌鱼的纯利润达到2至3元。”他说。
而一条小小的乌鱼,亩产可达万斤,亩产值可上10万元,亩纯收入可上两万元。特别是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使乌鱼养殖成为致富农民的黄金产业。
去年下半年,我县经过充分论证,作出了用3年时间,将乌鱼养殖面积扩大到1万亩的规划,并开始在有条件的镇实施。“到2015年末,铜梁乌鱼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后,产值将突破10亿元大关,利润有2至3个亿。这条小小的乌鱼,将会掀起致富大浪呢!”县农委副主任杨德胜说。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