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庙村,有个家喻户晓的“虾王”——杨东华。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放弃组织安排的稳定工作,从2009年开始养虾,近5年净赚600多万元。他的虾塘面积100多亩,是鄂州规模最大的养虾场。“接下来我会投入800万元,将虾塘打造成东南五省最大的养殖基地。”杨东华说。
9万斤虾一抢而空净赚170万元
想约杨东华并不容易,并非他摆架子,而是他实在太忙,忙着学习养虾技术、忙着扩大基地规模。
初见杨东华,与想象中的有些不同,没有百万富翁的派头,而是一副普通农民模样。40岁的他,远比实际年龄显老,两鬓已生出白发。他说,养虾近5年,别人看到的是他赚了多少钱,与之伴随的辛苦却只有自己知道。
上个月,杨东华刚刚把9万多斤南美白对虾卖完,净赚170万元。卖完之后,还有不少商家打电话询问是否有货,这时他只能客气而又无奈地解释:虾确实已卖完,真的没货了!
南美白对虾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让杨东华完全不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反而常常遇到有生意送上门,自己却因产量有限被迫放弃。
杨东华介绍,南美白对虾是热带虾,适宜在22度至32度水温生存,水温低于8度就会冻死。所以,在气候温暖的沿海地区可以一年四季养殖,而在四季分明的中部地区只能在5月至10月养殖,过了10月水温变低,虾就无法再养了。“接下来几个月该清塘了,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事情多着呢!”卖完了虾的杨东华并不轻松,下一年白对虾养殖的好坏,与上一年清塘工作息息相关。
退伍后放弃当公务员自己创业
其实,如果不做水产养殖,杨东华可以更轻松。他是一名转业军人,按照国家政策,部队将他安置到鄂州市水产局上班,但他没有选择当公务员,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我一直对做生意感兴趣,公务员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杨东华说,他1990年入伍后,在山西太原某部队服役。“1994年前,部队可以从事经营生产,因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就做起了煤炭生意。”
他所在的部门有7人,每年会向济南军区政治部生产代营办公室上交400万元。在整个过程中,他负责煤炭的运输环节。“部队做生意需要与地方打交道,这让我积累了不少资源和经验。”杨东华表示。
1994年以后,国家不允许部队从事经营活动,杨东华就调到河南某部队工作,成为团服务中心主任,级别为副营职,专门负责采购。这个岗位也让他学到了不少生意经,“别人从我口袋里拿钱,我肯定要跟别人砍价,这也是一种技巧。”
1999年杨东华转业,他被安排到鄂州市水产局,但他没去报到,而是选择自主创业,并带着家人去东北做起煤炭生意,这也为他后来养虾积累了原始资金。
多次赴福建考察带回养虾项目
2007年,在外打拼了8年的杨东华决定回到老家小庙村。他承包了几百亩土地,当时只是种种菜养养猪,收益比之前做生意少得多。杨东华意识到搞传统养殖致富太难,不如去养殖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取经。
几乎走遍全国各地的杨东华选择了福建,没想到这次经历竟成了开启他致富之门的钥匙。到福建福州后,杨东华发现当地养虾业十分发达,他们养的不是龙虾,而是南美白对虾,也称基围虾的海水虾。
杨东华告诉记者,这种虾生长快、周期短、出肉率高,当时市价20多元一斤,收购价也有10元一斤,成本价仅4元一斤左右。常常有大型冷冻加工厂和大型超市前来收购,完全不愁销路。
何不将这种虾引进到鄂州?经过对当地市场的考察,杨东华决定选养虾这个项目。他对鄂东地区对虾市场做了调查,2009年鄂州市场每年销量1000斤,黄石8000斤,武汉五六万斤。与之对应的是,鄂东地区养对虾的人并不多,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于是,他往返福建4次学习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对养殖环境要求比较高,鄂州也曾有养南美洲对虾失败的例子,为保险起见,他特意聘请一位在福建养虾多年的技术工人,自己每天跟着他学习如何养对虾。
虾塘规模
从30多亩扩大到100多亩
“养这种虾水深不能超过两米,水必须是合成海水。因是高密度养殖,还需投放药物,讲究很多。”杨东华说。
第一年,杨东华投入50万元。日复一日,他待在虾塘看虾、喂饲料、测水温,全都亲力亲为。他生怕虾苗投进去后不能出虾,每到收虾时节又要凌晨起来卖虾,这比干农活还要劳心劳力。
经过杨东华的精心养育,30亩虾塘产值2万多斤,当时收购价为15元每斤,除去每斤5元成本,这年净赚了20多万元。
而现在,南美白对虾收购价已达35元每斤,鄂州需求量在每天5000斤,黄石1.5万斤,武汉10万斤。杨东华的虾销往三地,常常是谁先来先卖给谁,来晚了就没货。
近5年来,他靠养虾净赚600多万元,虾塘规模由最初的30多亩扩大到100多亩,属鄂州最大规模南美白对虾养殖地。
公益名人
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杨东华致富了,可没忘了村里其他人,他还带动了其他人致富!”蒲团乡人武部副部长吴勇介绍,2009年,挖得第一桶金的杨东华成立了东华养虾合作社,想吸引村里其他农民一起养虾。
可是,村民们都抱着观望态度,不敢贸然尝试。直到2011年,村民们见到杨东华确实赚了钱,才敢加入合作社,而杨东华则免费传授技术,帮助村民学习养虾技术。
与小庙村邻近的郭垱村村民金长安就是受益人之一。金长安曾做过一次大手术,家里欠了不少债。2011年,他在杨东华的帮助下申请惠农贷款。不到两年时间,养南美白对虾的金长安赚了2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贷款,家里的日子也大为好转。
如今,杨东华的合作社有62户养虾户,入社养殖户既有华容区的也有鄂城区的。他负责免费传授养殖技术,有客户上门收购他也会联系其他养殖户。
成为百万富翁的杨东华还是当地公益名人,福利院的老人和学校的学生,每年过节都能收到他送去的物资。因为人品好见识广,邻里之间有纠纷,都会请杨东华去调解,几乎每次都皆大欢喜。
今年,他还被鄂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评为“优秀复转军人”,希望他的创业故事能启迪更多的退伍和转业军人。
杨东华坦言,他的创业目标并不仅仅止于这600万元,接下来他想给自己的虾注册商标,走有机养殖的道路,并投入800万元,打造东南五省规模第一白对虾养殖基地。“只有形成集聚效应,虾才会卖得更好。”他说。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